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A.洪水期持续放水
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枯水期集中放水
D.洪水期集中放水
【小题2】“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
B.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C.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6-29 09:05: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中国某河干流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各类用地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该河流最有可能是( )
A.塔里木河
B.松花江
C.淮河
D.珠江
同类题2
长江对鄱阳湖的作用简称长江作用,包括顶托和倒灌作用等,鄱阳湖对长江的作用简称鄱阳湖作用,即鄱阳湖向长江大流量地持续汇流,造成长江下游流量增加。读1957-2008年长江与鄱阳湖作用的频率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7-9月间
A.鄱阳湖补给长江
B.长江水位低
C.长江补给鄱阳湖
D.鄱阳湖水位高
【小题2】近年来,鄱阳湖作用的频率逐年减少,原因可能是
A.围湖造田
B.用水增加
C.泥沙淤积
D.污染加剧
同类题3
读“世界某局部区域自然景观图”,图中甲处有一系列的瀑布群,景色优美,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洋流是( )
A.北半球的寒流
B.南半球的暖流
C.北半球的暖流
D.南半球的寒流
【小题2】下列对图中甲、乙两河段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河段最大流量出现在7月;乙河段最大流量出现在1月
B.甲河段的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小;乙河段的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C.甲河段地势高,结冰期长;乙河段地势低平,结冰期短
D.甲河段落差大,水能丰富;乙河段地势低平,流速较慢
同类题4
洞里萨湖是一个水量季节变化很大的湖,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其北部有古老的灌溉工程——西池和东池。它们是在地面上四面筑起土墙形成高出地面的水库。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推断湄公河到洞里萨湖的最佳通航时间段是( )
A.1-6月
B.5-10月
C.11月-次年4月
D.全年
【小题2】这两个地上水库最主要的补给水源和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的时间分别是( )
A.雨水 5-9月
B.湖泊水 11月-次年4月
C.地下水 1-6月
D.人工提水 8-12月
同类题5
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甲地的正确说法是()
A.年降水量多于400mm
B.降水主要来自西南季风
C.可能是贺兰山地
D.1月份均温高于0°C
【小题2】关于图中河流在A段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泥沙含量大 ②水流湍急 ③有结冰期 ④有凌汛现象 ⑤水位季节变化小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④⑤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