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有人把生产商品与服务所消费的水资源数量称为水足迹,其中本国生产的水资源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内部水足迹,他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外部水足迹。下表示意某国的可更新水资源和水足迹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上表可知该国
A.水资源总量丰富
B.属于发展中国家
C.水资源严重匮乏
D.水资源利用率低
【小题2】下列措施中有利于该国增加内部水足迹的是
①发展节水农业
②进口水密集型产品
③海水淡化
④废水回收利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8-02 08:45: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正式通水。截至2015年12月11日,工程通水一年来,运行安全平稳,水质长期稳定在Ⅱ类标准,部分指标已达到Ⅰ类标准。河北已引用汉江水超过1亿立方米,500万人受益。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有关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少
B.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小
C.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需水量大
D.水污染和浪费严重
【小题2】缓解华北地区缺水问题,除了南水北调工程外,还可采取的经济可行的措施有( )
①修建水库 ②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③人工降水或海水淡化,增加水资源供应 ④推广农业节水技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同类题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甲、乙两区域图
材料二:自20 世纪50年代以来,为了开发上图乙区域北部河流流域,所在国家政府历时20 多年修建了全长达5500千米的横贯公路干线,并延伸出达近20000 千米的公路支线,大大促进了区域经济由迁移农业( 焚林开垦)向大规模商品性农牧业、商业转化,刺激了国民经济发展。但是,国际社会许多专家对此持指责观点,并预测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会产生世界性环境、生态问题。
(1)比较甲、乙两区域的城镇分布的主要特征及最主要影响因素。
(2)乙区域b河流的水能丰富,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所述乙区域北部河流流域开发可能会产生哪些世界性环境、生态问题。
同类题3
为了缓解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状况,目前最有效的措施是
A.节约用水
B.跨流域调水
C.海水淡化
D.人工降雨
同类题4
阅读下列有关水资源的图表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南北美洲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比较表。
材料二
(1)水资源总量北美洲比南美洲_____;水资源开发率北美洲比南美洲___。
(2)分析南、北美洲水资源开发利用结构的特点并比较南北美洲经济水平的差异。
(3)材料二所反映的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是_________。
(4)根据上图分析,我国人均水资源最为缺乏的地形区是________,分析这一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同类题5
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回答题。
【小题1】【小题2】由上表分析可以看出( )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B.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
【小题3】【小题4】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
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D.水污染严重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水资源与人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