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的学生暑假沿K河溯源而上开展野外的研学考察,行至M、N两河交汇处时,图示区域东北部下起了雨,便决定在高地扎营,观察两河雨后的水文特征。从山麓到山顶考察途中同学们看见该地区树木全是有规律分布的针叶树(如下图)。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是唐朝诗人岑参所写,诗中提及的“热海”,是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伊塞克湖(位置见下图);该湖区冬无严寒、湖水终年不冻.所以称“热海”;伊塞克湖盆地四面环山,高山区冰川面积约650.4平方千米;湖面平均海拔约1608米,面积6236平方千米,是该国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湖泊;盆地西侧是荒漠,向东逐渐过渡到草原;当地人广泛引用注入此湖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此地成为吉尔吉斯斯坦重要的粮食产区和畜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