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王老师是位儒雅谦和的师长,前后共培育了七名博士生。我忝列门墙,且为大弟子,接受教诲的机会更多一些。
②时下很多年轻人崇洋媚外,对中国茶有偏见,认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宁愿成天抱着咖啡,也不愿意喝一口茶。
③岁末钱荒,互联网巨头们却趁火打劫,于12月下旬相继推出新的理财产品,分食流动性资金,这对于原本资金紧张的银行市场简直是雪上加霜
④杭州G20峰会的成功举办,让世人再次想起8年前在国际金融危机紧要关头,二十国集团临危受命,同舟共济,把世界经济拉回到稳定发展的轨道上。
⑤先秦哲学起源于对人生、对社会的忧虑,先秦诸子周游列国,大多席不暇暖,以谋求天下由“无道”转变为“有道”。
⑥实施“阶梯电价”本应是大快人心的改革之举,可问卷调查表明,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这项改革,所以改革还应慎重。
A.①②④B.①⑤⑥C.①③⑤D.③④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11-13 06:37: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八月的大地麦子再也不象麦子,大地不再是大地,一根根金黄的麦芒独对苍穹,麦子的精气神一下子调动起来了。麦芒是麦子握在手中即将出鞘的一把宝剑吧,不对,麦芒应该是卑微者的一根脊梁。八月的麦子棵棵都是深遂的思想家。八月的麦芒根根都是优秀的士兵。金黄的麦芒收尽天下最美的风景,行走的麦子把麦芒推向高处,推向蓝天,推向一种历尽沧桑后的成熟。蚯蚓、山雀、警卫鸟、麦芒,它们都是不起眼的,可很多时候麦芒之上的风景需要我们你仰视才能看得真切、透彻。

若干年前,我就想办一份杂志,刊名也起好了,叫《守望者》,但一直未能如愿。我当然不是想往色彩缤纷的街头报摊上凑自己的一份热闹,也不是想在踌躇满志的文化精英中挤自己的一块地盘。正好相反,在我的想像中,这份杂志应该是很安静的,与世无争的,也因此而在普遍的热闹和竞争中有了存在的价值。我只想开一个小小的园地里发表他们的思想录。我很喜欢“守望者”这个名称,它使我想起守林人。守林人的心境总是非常宁静的,他常年与树木、松鼠、啄木鸟这样一些最单纯的生命为伴,他自己的生命也变得单纯了。他的全部生活就是守护森林,瞭望云天,这守望的生涯使他心明眼亮,不染尘器。“守望者”的名称还使我想起守灯塔人。在奔流的江河中,守灯塔人日夜守护灯塔,瞭望潮汛,保护着船只的安全航行。当然,与都市人相比,守林人的生活未免冷清;与弄潮儿相比,守灯塔人的工作未免平凡,可是,你决不能说他们是人类中可有可无的一员。如果没有这些守望者的默默守望,森林消失,地球化为沙漠,都市人到啷里去寻欢作乐;灯塔熄灭,航道成为墓穴,弄潮儿如何还能大出风头?

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守望者。守望是一种角度。当我这样说时,我已经承认对待历史进程还可以有其他的角度,它们也都有存在的理由。譬如说,你不妨做一个战士,甚至做一个将军,在时代的战场上 ,发号施令。你不妨投身到任何一种潮流中去,去经商,去从政,去称霸学术,统帅文化,叱咤风云   ,去充当各种名目的当代英雄。但是,在所有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之外,还应该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

守望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并不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潮流,毋宁说往往与一切潮流保持着一个距离,但他们也不是旁观者,相反对于潮流的来路和去向始终怀着深深的关切。他们关心精神价值甚于关心物质价值,在他们看来,无论个人还是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如果精神流于平庸,灵魄变得空虚,就绝无幸福可言。所以,他们虔诚地守护着他们心灵中那一块精神的园地,其中珍藏着他们所看重的人生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同时警惕地瞭望着人类前方的地平线,注视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在土地和天空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他们守的是人类 的生命之土,望的是人类 的精神之天。

【小题1】文中加点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出鞘(qiào) 深遂(suì) 脊梁(jí) 历尽沧桑(cāng  sāng)
B.不妨(fáng) 平庸(yōng) 毋(wù)宁 不染尘器(xiāo)
C.瞭(liào)望 虔诚(qián) 墓穴(xuè) 叱咤(chì  chà)风云
D.譬(pì)如 显赫(hè)  警惕(tì) 踌躇(chóu  chú)满志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赴汤蹈火  指点江山  安居乐业  超世绝伦
B.冲锋陷阵  指点江山  安身立命  超凡脱俗
C.赴汤蹈火  高谈阔论  安身立命  超世绝伦
D.冲锋陷阵  高谈阔论  安居乐业  超凡脱俗

同类题2

   据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骚扰电话拨打超过500亿多次,两成网民接到的电话中超过一半是骚扰电话,而且每周都能接到骚扰电话的网民达到85. 4%。不夸张地说,骚扰电话面前,几乎无人能幸免。公众可能不难   :日常生活中,接到骚扰电话,(    )。打骚扰电话的人究竟是谁,他们从何种渠道、如何获取了我们的个人信息,又都在为哪些产品做宣传,都是无从得知的。

一场对骚扰电话的公民追击,在向警方报案、做过常规的笔录和调查后就   了。客观而言,具体某个骚扰电话给公民个人带来的权益侵害可能有限,一般性的电话骚扰或不至于涉及刑事犯罪,但却起码也是明白无误的治安违法,有效的社会治理也不能就这样的任其   地逍遥法外。

公民遇到骚扰电话怎么办?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不乏报警求助、拿起法律武器等内容,但事实上骚扰信息的发布主体一般处于无从查证的状态,最终难免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感同身受 杳无音信 肆无忌惮 不了了之
B.身临其境 杳无音信 有恃无恐 不了了之
C.感同身受 石沉大海 有恃无恐 束之高阁
D.身临其境 石沉大海 肆无忌惮 束之高阁
【小题2】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习惯性地接听或者接起来后挂断,最多在手机上做一下骚扰电话的标记
B.习惯性地在手机上做一下骚扰电话的标记,然后接听或者接起来后挂断
C.习惯性地在手机上做一下骚扰电话的标记,然后拒听或者接起来后挂断
D.习惯性地拒听或者接起来后挂断,最多在手机上做一下骚扰电话的标记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据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拨打骚扰电话超过500亿多次
B.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骚扰电话拨打量超过500亿次
C.据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骚扰电话拨打量超过500亿次
D.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拨打骚扰电话超过500亿多次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