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踏上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
40年来,铜仁一中和着改革的强音、伴着时代的节拍、踩着发展的鼓点、迈着铿锵的步伐,用智慧书写学校发展的壮丽史诗。40载风雨兼程,这众多的成就和辉煌绝不是(   )的,而是每一位铜中人兢兢业业、(   )的结果。铜仁一中秉承“仁实勇毅”的校训,抢抓机遇,攻坚克难,负重爬坡,奋进拼搏,学校办学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40年同舟共济,40年薪火相传,40年春华秋实,40年桃李芬芳。近年来,铜仁一中的高考成绩将被那群踏浪筑梦的少年们以更优异的表现不断刷新着,因此特色教育硕果累累。如今,铜仁一中已成为了铜仁人民茶余饭后(   )的必选项,成为了铜仁人的骄傲,更是成为了贵州高中教育的一面旗帜。
回眸过去,
巍巍梵净山“见证”了铜仁一中的奋斗历程,悠悠锦江水“目睹”了铜仁一中的辉煌成就。四十年的砥砺奋进,如今的铜仁一中桃李满园,办学环境日益优化,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未来,铜仁一中将以办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和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奋力谱写黔东教育发展新篇章!铜仁一中的美好未来(   )。
(摘自多彩贵州网《改革开放结硕果 砥砺奋进谱新篇》,有删改)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一蹴而就 殚精力竭 娓娓而谈 计日程功
B.一蹴而就 心劳日拙 款款而谈 倚马可待
C.一挥而就 心劳日拙 娓娓而谈 倚马可待
D.一挥而就 殚精力竭 款款而谈 计日程功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近年来,铜仁一中的高考成绩被那群踏浪筑梦的少年们以更优异的表现不断刷新着,因此特色教育硕果累累。
B.近年来,铜仁一中的高考成绩被那群踏浪筑梦的少年们以更优异的表现不断刷新着,特色教育硕果累累。
C.近年来,铜仁一中的高考成绩将被那群踏浪筑梦的少年们以更优异的表现不断刷新,特色教育硕果累累。
D.近年来,铜仁一中的高考成绩将被那群踏浪筑梦的少年们以更优异的表现不断刷新,因此特色教育硕果累累。
【小题3】下列在文中横线上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中,铜仁一中走出了开拓创新、超越自我的不平凡发展历程,犹如翻开一本生动的历史书籍。
B.在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中,犹如翻开一本生动的历史书籍,铜仁一中走出了开拓创新、超越自我的不平凡发展历程。
C.犹如翻开一本生动的历史书籍,在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中,铜仁一中走出了开拓创新、超越自我的不平凡发展历程。
D.犹如翻开一本生动的历史书籍,铜仁一中走出了开拓创新、超越自我的不平凡发展历程,在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中。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11-14 09:46: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无时无刻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就如同一首歌唱到的那样:回家的心思,总在心头。(甲)中国古代诗歌,有许多篇幅是交给思乡之情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古诗十九首》)“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卢纶)“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来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乙)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那位崔颢,本可以凑足盘缠回家一趟,用不着那样伤感。然而,他深深地知道,他在心中想念的那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罢了。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他只能望着江上烟波,在心中体味一派苍凉

(丙)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

【小题1】文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无时无刻
B.惦念
C.安宁
D.一派苍凉
【小题2】文中的划线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