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表示城市化后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 )。
A.兴建污水处理厂
B.减小楼房密度
C.加强道路建设
D.完善排水系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9-01 04:44: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亚马孙河流域水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題。
【小题1】亚马孙河属于水循环中的环节是:
A.水汽输送
B.下滲
C.地下径流
D.地表径流
【小题2】关于亚马孙河流域植被破坏对水循环环节影响描述错误的是
A.植物蒸腾作用减弱
B.下渗减少
C.地下径流增加
D.地表径流增加
同类题2
在我国东部某城市小区建设过程中,工人在绿化区地下铺设了一些装置(如下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在地下铺设该装置的直接作用是
A.防震减灾
B.娱乐休闲
C.加固地基
D.回收雨水
【小题2】如果在该城市各小区和公园推广该工程项目,其主要效益有
①减轻地震危害 ②丰富居民生活 ③延长楼房寿命
④增加雨水下渗量 ⑤缓解城市内涝现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同类题3
下图为德国柏林某生活小区的雨水收集、净化和利用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系统的广泛使用会( )
A.加剧城市内涝
B.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
C.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污染
D.加重城市绿地土壤盐渍化
【小题2】该系统未能在我国吐鲁番市得到普及使用的主要原因是( )
A.该系统投资大,成本过高
B.吐鲁番市气候干旱,降水少,该系统利用率低
C.该系统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
D.吐鲁番市雨水污染严重,无法利用该系统
同类题4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森林植被破坏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增加,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减少,总量减少
同类题5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表示水汽输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水循环对人类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其中最重要的是
A.塑造地表形态
B.维持高低纬度间的水平衡
C.使陆地水资源得到更新
D.维持高低纬度间的热平衡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城市化问题的形成、表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