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区域内
A.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B.湖泊水主要来自于运河
C.农田盐渍化现象较普遍
D.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小题2】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可以促进该区域
①乡镇数量明显增多
②城市服务功能增强
③第三产业结构趋同
④工业地域联系紧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6-10 11:37: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4)题。
(1)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试分析该地沙漠地形的形成原因。(4分)
(2)请根据图中信息归纳图示区域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8分)
(3)试分析图示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对西部海域渔业资源的影响。(6分)
(4)图示区域近年来渔业发展迅速,成为主要出口创汇的产业之一。请分析该区域发展渔业的有利条件。(8分)
同类题2
下图是某地气温变化和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此地( )
A.雨热不同期
B.降水集中在冬季
C.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D.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小题2】该地河流( )
A.有结冰期
B.径流量主要随气温而变化
C.夏季含沙量最少
D.春、夏两季汛期明显
同类题3
下图是非洲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历史上图中甲所在河谷地区是冬小麦的种植区域,决定该区域冬小麦质优的主要条件是
①河谷地带,地势平坦 ②河水泛滥,土壤肥沃 ③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④位于河流两岸,水源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3】下图为乙所在国家2011年供电结构示意图,该国能源供给可能会导致
A.能源开发投资大
B.煤炭大量进口
C.核电原料短缺
D.酸雨污染严重
同类题4
盐井镇为悠久的产盐古镇,附近澜沧江东西两岸表层分别分布着白色和红色岩土。在江两岸,人们依山势凿孔插桩,桩顶铺板,就地取岩土在板上铺垫成盐田,将取自江滩盐井的卤水(含盐的地下水)倒入,几天后盐便析出。东岸产出的盐呈白色,品质好;西岸产出的盐呈红色,产量大。每年3至5月是晒盐旺季。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西岸比东岸盐产量大的主要因素是
A. 技术 B. 市场 C. 地形 D. 气候
【小题2】推测两岸盐制品颜色差异的原因是
A. 卤水种类的差异 B. 太阳辐射的差异
C. 生产工艺的差异 D. 盐田垫土的差异
【小题3】产盐旺季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卤水丰富 B. 晴天多,蒸发旺盛
C. 市场需求大 D. 江水平稳,利于运输
同类题5
古湖泊是历史上曾经存在,现在已经消亡的湖泊。莱州湾南岸平原的古湖泊形成于距今6000年左右的黄骅海侵时期,最初是由处于滨海洼地内的古老河口海湾在河口三角洲和海岸沙堤不断发展扩大的条件下演变成澙湖,此后随着气候的变化及大规模的海退,使得澙湖与海洋隔离,并经入注河流水体的不断淡化最终演变成淡水湖。下图示意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湖泊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古湖泊形成过程中,莱州湾南部海岸线总体变化趋势是
A.反复进退
B.向南推进
C.位置稳定
D.向北推进
【小题2】大规模的海退,使得
A.河流流速减缓
B.河流流程加长
C.古湖泊面积增大
D.古湖泊距海变近
【小题3】导致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湖泊消失的根本原因是
A.人为垦殖
B.河流改道
C.气候变化
D.泥沙淤积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城市化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