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结合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填注水循环环节名称:C_______G_______H_______。
(2)人类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___(填字母)。
(3)塔里木盆地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华北平原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9-24 07:48: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采用物理覆盖技术来抑制平原水库的无效蒸发,可节约更多的水资源。右图为我国某地常年有水的水库观测数据,其中12月至次年3月时间段蒸发量极小,观测困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我国最需要推广该物理覆盖技术的地区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珠江三角洲
【小题2】12月至次年3月时间段蒸发量极小的原因可能是
A.风速增大
B.水面结冰
C.水质变差
D.水库干涸
【小题3】采用物理覆盖技术后,水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降低库区大气湿度
B.库区气温日较差增大
C.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
D.库区云雾天气减少
同类题2
地表常流性河道频率指的是以一直线截取某一地区,求取被直线切割的河道数与该直线长度之比。下图表示我国年降水量、径流深与河道频率的南北地带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
A.①河道频率 ②年降水量 ③径流深
B.①河道频率 ②径流深 ③年降水量
C.①径流深 ②河道频率 ③年降水量
D.①径流深②年降水量 ③河道频率
【小题2】下列有关河道频率南北地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道频率与径流深的变化趋势呈反比
B.东北地区河道频率高于华北地区河道频率的主要原因是年降水量显著增多
C.湛江以东石灰岩地区大量的地表水转为地下水,使地表常流性河道频率达到最大值
D.华北地区地表物质渗透性强,径流深偏小,故该地区河道频率较小
同类题3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梅雨》诗中写道: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据此守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梅雨发生的时间和地区组合正确的是
A.6月初至8月初的江南地区
B.6月中旬至7月上旬的江淮地区
C.4月中旬至5月上旬的江南地区
D.6月初至7月初的江淮地区
【小题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梅雨是一种锋面雨
B.由于海陆差异比较显著,所以典型的暖锋在我国活动比较频繁
C.冷锋活动时,降水的区域多位于锋后
D.暖锋过境时,多出现连续性降水
同类题4
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是长江重要调蓄湖泊,是我国首批列入《国际湿地公约》重要湿地名录,被称为全球不可多得的巨大的物种基因宝库。20世纪八十年代,外号“湿地抽水机”的欧美黑杨引入洞庭湖区,在大量的洲滩种植此树,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下图示意洞庭湖的变化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代表的是
A.泥沙淤积速度加快
B.水生生物死亡
C.湖泊蓄纳洪水能力增强
D.水体富营养化严重
【小题2】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可能导致洞庭湖地区
A.地表径流变化减小
B.区域降水量增多
C.生物数量和种类减少
D.地下径流量增大
【小题3】洞庭湖的这一变化对长江下游河段的影响是
A.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
B.洪涝灾害的发生几率增大
C.河流流速减慢
D.年径流总量增加
同类题5
读水循环示意图,若全球气候变暖,则关于图中水循环各环节水量变化量最可能是
A.大气中水汽输送增加量小于陆地径流增加量
B.陆地河湖蒸发量将明显变小
C.植物蒸腾作用减弱,海洋蒸发量明显增大
D.全球降水量明显大于蒸发量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水循环的类型及其主要环节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