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穿越沙漠,水是必备生存物质。下图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沙漠地区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方法揭示的水循环的主要动力包括
A.风力
B.太阳能
C.地热
D.生物能
【小题2】该方法可以模拟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
①蒸发 ②水汽输送 ③大气降水 ④地下径流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0-09 07:45: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地气候类型最可能是____________,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2)洋流A的性质为_______________,对沿岸气候起到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图中①②③④构成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人类大量砍伐森林,使水循环中_________环节水量明显增多(填序号)。
(4)甲地地貌名称是_______,成因是______,其形成所反映的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______。
同类题2
读下图,回答问题。
(1)若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则数字
表示陆地,数字
表示海洋,字母代表的环节分别是:B
,C
,D
(2)跨流域调水是利用了水循环的
(填图中字母)环节,我国东部地区的夏季风属于
(填图中字母)环节。
同类题3
读下图,甲河与地下水存在互补关系。由于大规模开发,该流域森林覆盖率由1980年的50%降至2016年的18%。根据图文信息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文信息推知甲河流域此时
A.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盛行西北风
C.潜水补给河水
D.河水为一年中最清澈的季节
【小题2】甲河河口附近海域洋流流向及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A.向北流 降温减湿
B.向北流 增温增湿
C.向南流 增温减湿
D.向南流 降温减湿
【小题3】1980年和2016年,在甲河A水文站以上地区各下了一场位置、范围、强度和总雨量相当的暴雨,则暴雨过后,A水文站测得的数据2016年与1980年那次相比,错误的是
A.洪峰到来时间较迟
B.洪峰流量较大
C.洪峰到来时河水含沙量较大
D.洪峰过后水位削减较快
【小题4】以下四幅气温和降水量示意图与甲河流域气候特点相符的是
A.
B.
C.
D.
同类题4
读喀什所在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综合地形、气候两大要素,我国可划分为三大自然区,喀什属于______________(填自然区名称)。
(2)喀什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最类似于下面图中的________。
(3)喀什所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属于( )
A.陆上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海陆间大循环
D.无法确定
(4)“农夫果园”番茄汁的原料主要来自喀什地区,这里是世界上极佳的番茄产地。其发展农业的独特优势是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劣势是水源不足。本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中的甲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湖面有周期性的涨落。湖区周围雪峰环绕,有25条河流注入,有一条大河从湖中流出。甲湖周围的耕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耕地,居民种植作物,大都将作物当做饲料从事动物饲养。图示区域人口密度较小。右图是甲湖湖区的降水统计资料。
(1)指出甲湖湖水水位年内变化的规律,并解释原因。
(2)运用水循环原理解释甲湖泊为淡水湖的原因。
(3)分析湖区周围的农业偏向于动物饲养的主要原因。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