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西部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多季节性河流,但却呈现出了湖泡星罗(湖泊众多)、河流蜿蜒的水乡景色。这里曾经非常低洼,包括松辽分水岭在内都是古松辽大湖的一部分,湖底形成了黏重的河湖相沉积。受过度开垦等因素影响,湿地面积不断萎缩。近年来吉林省实施西部河湖连通供水工程,利用松花江、嫩江、洮儿河、霍林河的洪水资源及灌溉回归水量,对区域内湿地、湖、泡、水库进行补水。
黄河三角洲是以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渔洼为顶点向东延展的扇形区域。近几十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频繁的人类活动,尤其是1949年之后黄河干流多座水电站的修建、1999年退耕还林工程的启动和2002年黄河调水调沙工程的实施,使黄河水沙演变规律受到显著影响,从而导致黄河三角洲产生了一系列变化。图示意1973-2015年黄河下游利津水文站(位于垦利区东侧的利津镇)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
兴凯湖——曾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在1861年中俄勘界后变成了中俄界湖。该湖由大、小兴凯湖组成,两湖由一条长约90公里、最宽处约1公里的天然沙坝隔开,沙坝两侧湖面呈现惊涛拍岸和风平浪静不同的景观。湖水从东北面松阿察河溢出,即为乌苏里江西源。
冻土的形成改变了土壤的导水传热性能,直接影响水循环的下渗、蒸发等过程,同时也影响微生物活动。下图为吉林省某山区土壤冻融阶段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