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千湖沙漠”国家公园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沙丘从海岸边一直向内延伸50公里,洁白的新月形沙丘链镶嵌着上千个晶莹剔透、水位季节变化明显的咸水湖。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千湖沙漠”景观中沙丘的成因主要是( )
A.冰川堆积
B.风力堆积
C.海浪堆积
D.流水堆积
【小题2】图中众多咸水湖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地下水
B.河流水
C.冰雪融水
D.雨水
【小题3】图示区域沙丘的沙源主要是( )
A.河流携带到河口的泥沙
B.巴西高原疏松的土壤
C.太平洋浅海滩涂
D.沿岸寒流导致气候干旱,土壤裸露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6-07 05:04: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推断纳木错水温垂直变化最小的时段是
A.1月中旬
B.3月中旬
C.5月中旬
D.7月中旬
同类题2
下图中死亡谷在地质时期曾是个大湖泊,后来逐渐干涸终成荒芜的干谷。据此回答下题。
推测干谷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
A.参与海陆间循环
B.湖泊为外流湖,主要靠冰川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
C.受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降水少
D.植被稀疏,蒸发量大,下渗量大
同类题3
米堆冰川位于米堆河(雅鲁藏布江下游的二级支流)的上游,是我国海最低的冰川,在米堆冰川附近,一天内可以观察到多次雪崩。下图为米堆冰川及其附近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米堆冰川成为我国海拔最低的冰川是因为
A.纬度位置低
B.受西南季风影响
C.位于山地阳坡
D.森林分布海拔低
【小题2】米堆冰湖
A.能够减少下游的河流水量
B.补给主要是大气降水
C.主要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D.会使下游突发洪涝灾害
【小题3】近些年米堆冰川雪崩更加频繁主要是因为
A.地势起伏变
B.外来游客增多
C.全球气候变暖
D.冬季降水减少
同类题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密西西比河汇聚了发源于落基山东坡、阿巴拉契亚山西坡和北部冰区南侧的共约250多条支流,在中下游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之一—密西西比河平原,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十九世纪中期,人们逐渐在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大平原上交居下来,形成以言牧业为主的经济,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这时恰逢一个较长的湿润周期,而且当时的小麦价格又很高,于是许多天然牧场被开垦为农田,但好景不长,又出现了干早年,使得这些农场无利可图,于是只有废弃撂荒,等到又一个湿润年到来时,又照旧循环一次,酿成了巨大的灾害,最典型的就是三十年代的“黑风暴”。从那以后,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该区域农业生产逐步稳定下来,并成为美国的“面包篮”。下图为密西西比河水系分布示意图。
(1)描述密西西比河的水系特征。
(2)分析密西西比河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原因。
(3)历史上人们在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大平原上不断扩大土地的开垦画积,导致了恶性循环,请分析恶性循环形成的过程。
(4)为了稳定大平原的农业生产,你认为当地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同类题5
读“温带地区两区域的河流图”,图中河流AB段为地上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三个湖泊中,对河流补给作用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__,对河流径流量调节作用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__,主要由河流提供补给水源的是________。
(2)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通常是丰水期____________,枯水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甲图中的河流AB段的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否如此?为什么?
。
(3)乙图中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可能是________,该种补给形式在我国分布较普遍的地区是________。(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地区)
(4)甲图所示地区水循环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乙图所示地区水循环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相互联系的水体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