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代人没机器,想要看什么书,非得自己挽起袖子抄不可,就算家里有钱,用得起雕版印刷,也得请刻工一个字一个字地雕在版上。在这种情况下,复制的质量就很难保证。因为传抄的人也是普通人,会写错别字,会犯懒,会突然走神而漏掉个把字,会因为急着出去吃饭而擅自把笔画减掉几笔……如果是大部头著作,改动一两个字或许__________,但如果是诗歌在传抄时被改了哪怕一个字,那作品本身有可能“_________”乃至面目全非。要知道,( ),一字之差,可能就会改变整首诗的格调,可谓____________。
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唐朝,信息辗转传播,中间历经战乱变迁,许多唐诗作品的版本与其最初已大不一样。我们__________的经典名句,也许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如李白的《将进酒》里有个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清代有人查过古本诗集,发现这句诗居然还有好几个版本:“天生我身必有财”“天生吾徒有俊材”和“天生我材必有开”。可见版本之间的差异有多离谱。直到有近代学者在敦煌唐人手抄诗卷里发现这首诗的踪影,知道了这首诗叫作《惜樽空》,这句诗写成“天生吾徒有俊才”,我们今人才搞清楚这首诗在唐代的真正模样。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无关大局 遍体鳞伤 失之千里 耳闻能诵
B.无伤大雅 伤筋动骨 一字千里 耳熟能详
C.无关大局 伤筋动骨 失之千里 耳熟能详
D.无伤大雅 遍体鳞伤 一字千里 耳闻则诵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的特点是以最少的篇幅表达最微妙的含意
B.诗歌贵在含蓄,言在此而意在彼
C.诗歌创作需要极其认真的严谨态度与作风
D.诗歌与小说、散文、戏剧等都有明显的不同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信息辗转传播,中间历经战乱变迁,许多唐诗作品与其最初的版本已大不一样。
B.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唐朝,中间历经战乱变迁,信息辗转传播,许多唐诗作品与其最初的版本已大不一样。
C.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中间历经战乱变迁,信息辗转传播,许多唐诗作品与其最初的版本已大不一样。
D.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唐朝,中间历经战乱变迁,信息辗转传播,许多唐诗作品的版本与其最初已大不一样。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1-15 05:08: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苔痕的意象为中国诗人所钟爱,那湿漉漉的苔痕最不起眼,但却无处不在:在古地边,在石罅旁,在茵茵的绿草深处,在森森的古树上,在诗人的心中    地蔓延,周邦彦《花犯》词“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青苔标志着静寂,那永恒的静寂,只有    的地方才有青苔,青苔显示出永恒的宁静,显示出野趣、古朴和稚拙。青苔的出现,在宁静中向人昭示    的消息,诗人们借此执拗地诉说着变化中的不变,世事变化只是表象,( )。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存在着把玩青苔的心理。他们经过对青苔的咀嚼,表达对人生    的思考。把玩青苔,就如同中国诗人喜欢把玩残花的心态一样。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那股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发展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
【小题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永恒才是真实的绵延
B.绵延的永恒才是真实
C.永恒的才是绵延的真实
D.绵延的真实才是永恒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无边无际  人迹罕至  亘古不变  雪泥鸿爪
B.不着边际  荒无人烟  颠扑不破  痛定思痛
C.无边无际  人迹罕至  颠扑不破  痛定思痛
D.不着边际  荒无人烟  亘古不变  雪泥鸿爪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发展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
B.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展现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
C.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与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展现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
D.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与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发展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