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国庆期间,交警部门加大了对“在高速公路上违法占用应急车道”及“错过路口回倒车”行为的查处力度,长此以往,这种现象一定能得到有效遏制。
②沙老对这位年轻的后生印象颇佳,认为他基础扎实,又肯勤学好问,更有一股子不肯服输的钻劲,规模已经初具,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③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各大商场严阵以待,在国庆来临之前就备好货,并推出针对中国游客的微信支付等功能,“喜迎”中国国庆。
④日前,《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孙老,孙老说:“写几年文章,可以抖擞精神,保证篇篇都是精品,但写三十年,就难免泥沙俱下,参差不齐了。”
⑤目前,随着我国对聚变科研的不断重视、新老科学家们前赴后继的努力,惯性约束聚变相关领域的研究正不断取得新突破,引起了世界不少国家的关注。
⑥迪拜人非常善于运用“城市公关”效应,有意无意地在网络上打造出各种轰动性的“世界之最”新闻,吸引全球真正能够一饭千金的土豪来此消费投资。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1-05 12:03: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西安的大雁塔南边的大唐不夜城中,游客________,他们扎堆在一个个临时搭建的工坊前,看得出神。麦草工艺工坊里,陕西渭南一位村民将麦草剪成细细的“牛毛”拼贴在画纸上,一幅牛耕图________,在日光下熠熠闪光,他的麦草工艺品已成为陕西“一村一品”特色产品……各具特色的工坊组成了本届匠人大会的核心活动——“守艺长安——大唐工坊”。活动以西安本地匠人展示为主,通过技艺工坊的形式零距离与游客进行互动,向来自各地的世界游客表现中国的匠人精神。对于工匠精神,《诗经·国风》中这样描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已出土的中央官府烧制的秦代瓦当上,常会发现有一两厘米大小的不起眼的印文,包括编号、机构、工匠名等。难道2000年前匠人的产权意识就已觉醒?答案并非如此。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吕不韦要求器物的制造者在产品上刻下己名,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考核工匠技艺。这种制度客观上造就了中国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之后的历朝历代,不管工料、工艺如何________,不管是玉器、青铜器,还是瓷器丝绸,(  )。

“纵观中外历史,当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对文化艺术的审美需求就会变得强烈,今天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年,工匠精神被标举,是必然结果。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一群________的人,需要一个具有匠心的群体。”参会的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说。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络绎不绝 呼之欲出 推陈出新 卓尔不群
B.不绝如缕 惟妙惟肖 推陈出新 特立独行
C.络绎不绝 惟妙惟肖 革故鼎新 特立独行
D.不绝如缕 呼之欲出 革故鼎新 卓尔不群
【小题2】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活动以西安本地匠人展示为主,通过技艺工坊的形式零距离与游客进行互动,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中国的匠人精神。
B.通过技艺工坊的形式与游客进行零距离互动,以西安本地匠人展示为主,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中国的匠人精神。
C.活动以西安本地匠人展示为主,通过技艺工物的形式与游客进行零距离互动,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中国的匠人精神。
D.活动以西安本地匠人展示为主,通过技艺工坊的形式与游客进行零距离互动,向来自各地的游客表现中国的匠人精神。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匠人的初心始终是追求精益求精的匠心
B.精益求精的匠心,始终是匠人们的终极目标
C.匠人们精益求精的匠心,始终是其终极目标
D.精益求精的匠心始终是匠人的初心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