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劫难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大自然的劫难,一种是人为的劫难。前者包括地震、海啸、台风、火山爆发等等。竺可桢给中国五千年的气候 甲 (变迁/变化)画出了一个曲线,他发现气温相差一到两摄氏度就对农作物有很大的影响。我们不见了“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的盛景,也不见了“青山隐隐水迢迢, ”的忧伤。孟子 乙 (指出/指明):“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真可谓醍(shì)醐灌顶。
人们常常不能汲取历史教训, 丙 (导致/招致)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只落得“六朝旧事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的结局,古人 丁 (告诫/劝诫)“毋竭川泽,毋漉陂(pēi)池,毋焚山林”。但中国森林面积消失得很快,尤其是明清时期的推波助阑,造成很多问题,各种资源黯晦(huì)消沉。明朝刘基说,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等于是“盗”,天地之盗,我们是盗用天地的财物,但他说我们要善盗,不要“竭泽而鱼”。
【小题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是( )
A.醍(shì)醐灌顶 爆发 | B.洿(wū)池 竭泽而鱼 |
C.黯晦(huì)消沉 劫难 | D.陂(pēi)池 推波助阑 |
【小题2】在文中曲线处填入下列诗句,恰当的一项是( )
A.万里霜天静寂寥 | B.万里风烟接素秋 |
C.数树深红出浅黄 | D.秋尽江南草未凋 |
【小题3】在文中甲乙丙丁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变化 指明 导致 告诫 |
B.变化 指出 招致 劝诫 |
C.变迁 指出 导致 告诫 |
D.变迁 指明 招致 劝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