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王三胜可是看出这老家伙有 ,的确,一会儿 就将他手中的枪打落。
(2)经过长时间的演变,鲸和海豚的四肢也逐渐 成了鳍状。   
(3)这个场子试行了“股份所有、集体经营、独立核算、 分成”办法,扭转了多年亏损状况。
(4)随着时间的 ,一种难言的惆怅和孤独感渐渐的涌上她的心头。
(5)王淡人的医室里挂着郑板桥的 对子。
A.工夫 功夫 蜕化 节余 流失  一幅
B.功夫 工夫 退化 结余 流逝 一副
C.功夫 工夫 蜕化 结余 流失 一副
D.功夫 工夫 退化 节余 流逝 一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3-24 07:46: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羌族人总是习惯把村寨住房建在河谷或半山腰,占据着高高的位置,所以羌族也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由于羌族没有文字,除了世代口传心授的传递外,羌笛成为交流、传承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羌笛是我国古老的双簧气鸣乐器,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羌笛音色柔和、悠扬婉转,是旷野里最动听的天籁之声。(乙)羌笛是历代文人笔下的“宠儿”,东汉马融在《长笛赋》中就曾有“近世双笛从羌起”的记述;羌笛更是边塞诗里的“常客”,王昌龄《从军行》中有“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之焕《凉州词》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全唐诗900卷,竟有300余首与羌笛有关。何王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吹羌笛已经32年了,在他的传习所里,常能看到来学羌笛的学生。(丙)何王全说,“让更多人通过羌笛来了解羌族,是他最自豪的一件事”。羌笛,去过大漠边关,进过诗词歌赋,那小小的笛管里吹出的音乐,婉转而苍凉,见证了羌族的历史变迁,如今羌笛更已走向世界,也让羌族文化更多展现在世人眼中。

【小题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口传心授B.也C.悠扬婉转D.变迁
【小题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