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我国东部主要的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2013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度过了一个史上最炎热的夏季。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同学绘制的示意图中有两处明显错误,错误点及理由描述正确的是()
①“台风”——一般形成于副高南侧  
②“温暖湿润的气流”——气流方向错误
③“我国主要锋面雨带”——锋面雨带应在副高北侧
④“副高控制下高温晴热”——副高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小题2】若副高处于图中所示位置时,下列有关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江淮地区进入伏旱季节B.华北地区干旱缺水
C.青藏地区雪线位置最低D.西北地区受寒潮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9-19 08:41: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2013年1月以来,全国中东部地区自北向南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被网友戏称为十里“霾”伏,自强不“吸”,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两者的差异在于雾的相对湿度比霾大,霾的固体悬浮物较雾多。下图为中央气象台发布的2013年1月14日20时至1月15日20时全国霾和雾天气预报。


材料二:下表为上海在2013年1月12日至17日间气温、风向、风力和天气状况的变化情况。


材料三:雾霾的组成物质主要有四类:

第一类为可吸入颗粒物,英文缩写为PM,它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主要于柴油车辆的尾气、燃煤等所排放的颗粒。

第二类为气态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第三是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比如冶金、机电制造业的工业窑炉与锅炉,还有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

第四是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材料四:雾霾污染也曾困扰伦敦,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雾日”年均多达50天。英国人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此后,英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对各种交通污染、废气排放进行了严格约束,并制定了明确的处罚措施,有效减少了烟尘和颗粒物。在科技手段上,上世纪80年代,伦敦市政府决定尝试在街道上使用一种钙基粘合剂治理空气污染。这种粘合剂类似胶水,可吸附空气中的尘埃。目前监测结果称,这些区域的微粒已经下降了14%。

(1)根据材料一,比较图示时间段内雾和霾在我国空间分布上的异同。
(2)上海在2013年1月14日至15日间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灰霾天气,分析形成灰霾天气的大气条件。
(3)上海在1月15日灰霾天气后,经历了怎样的天气过程?判断依据是什么?
(4)结合污染物和伦敦治污的启示,谈谈该如何治理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