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013年1月以来,全国中东部地区自北向南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被网友戏称为十里“霾”伏,自强不“吸”,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两者的差异在于雾的相对湿度比霾大,霾的固体悬浮物较雾多。下图为中央气象台发布的2013年1月14日20时至1月15日20时全国霾和雾天气预报。

材料二:下表为上海在2013年1月12日至17日间气温、风向、风力和天气状况的变化情况。
2013年1月部分日期的天气状况
日期
12日
13日
14日
15日
16日
17日
气温
4-8℃
3-10℃
3-9℃
3-8℃
1-5℃
-1-5℃
风向
东北
东北-北
东-东南
偏西
偏北
偏北
风力
4-5级
3-4级
3-4级
<3级
4-5级
4-5级
天气
中雨
多云-晴
晴-多云
晴-多云
多云
晴-多云
 
材料三:雾霾的组成物质主要有四类:
第一类为可吸入颗粒物,英文缩写为PM,它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主要于柴油车辆的尾气、燃煤等所排放的颗粒。
第二类为气态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第三是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比如冶金、机电制造业的工业窑炉与锅炉,还有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
第四是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1)根据材料一,比较图示时间段内雾和霾在我国空间分布上相同点。
(2)上海在1月15日灰霾天气后,经历了怎样的天气过程?判断依据是什么?
该天气过程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冬季的逆温现象会加剧大气污染,造成灰霾持续不退,其原因是什么?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01-19 09:16: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