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灰霾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 千米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的现象。入冬以来,沈阳随着供暖开始和天气系统的影响,严重的雾霾笼罩成为人们吐槽的焦点。下图为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发生雾霾现象时,大气能见度变差的原因与下列有关的是( )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增强
【小题2】雾霾笼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强
B.大气逆辐射比无雾霾时增强
C.日较差比无雾霾时大
D.夜晚地面辐射大幅增强
【小题3】下列天气系统中不利于雾霾消散的最可能是( )
A.冷锋
B.暖锋
C.强低压
D.弱高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1-30 05:42: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图: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完成问题。
【小题1】abcd四箭头表示风向,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小题2】甲地比乙地( )
A.气压高
B.风力大
C.气温高
D.湿度大
【小题3】有关丙、丁两地大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气逆辐射,丙地强于丁地
B.气温日较差,丁地小于丙地
C.丙地,狂风暴雨
D.丁地,阴雨连绵
同类题2
读“北半球某地的天气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D两地,从气流运动状况看:C是
;D处在垂直方向上空气
运动;天气晴朗的是
(C、D),气温日较差较小的是
(C、D)。
(2)风向:A
,B
。
(3)12月25日哈尔滨人度过了一个雪花飞舞的圣诞节,雪后温度继续下降,请判断当日影响哈尔滨的天气系统为
,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为哈尔滨的是
。该天气系统过境后哈尔滨的天气状况为:
。
同类题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商周以来,至少110个古国在太行山东麓荟萃,“出产”了商邢都、燕下都、中山王城、赵邯郸王城、曹魏至北朝邺城等多个古都。左图为部分古都的分布图。右图为汾河流域某村落的布局示意图。
(1)左图中的古都大多布局在
(地貌类型)上,这些地方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城市的建设与扩展。右图的古村落建在河流曲流的
(凸或凹)岸处。在此选址,既便于利用水资源,又避开的
威胁。
(2)从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看,黄土高原区域发展的优势能源资源是
,而制约华北平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资源是
。
(3)黄土高原上的黄土为
作用而成,故自西北向东南方向,黄土层的厚度逐渐
、颗粒粗细程度
。
(4)华北平原的雨季在
月,此时节,区域内受
(天气系统)活动的影响,多暴雨。
同类题4
“七下八上”是指每年7月下旬到8月上旬我国气象部门高度关注的一个多雨时期。读中国雨带进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七下八上”多雨期密切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 )
A.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B.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C.阿留申低压
D.江淮准静止锋
【小题2】“七下八上”期间,我国各地与其面临的气象灾害组合正确的是 ( )
A.长江中下游——梅雨、洪涝
B.华北平原——洪涝、暴雨
C.东北地区——冰雹、滑坡
D.华南沿海——伏旱、台风
同类题5
下图是亚洲东部某区域同一天内两个时刻的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6日14时到20时渤海海面风力变化,并说明理由。
(2)说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6日下午的天气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比较6日14时到20时甲、乙天气系统强度的变化。
(4)在下图中画出甲、乙天气系统中心区气流的垂直运动方向。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常见天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