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当两个台风中心距离在1 500千米以内时,它们将产生互旋、互斥或者互相吞并的双台风效应。2017年7月21日起,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先后打破沉寂,34小时内生成的4个台风,且均出现双台风效应。从5号台风“奥鹿”和6号台风“玫瑰”,到7号台风“洛克”和8号台风“桑卡”,再到影响我国的“纳沙”也不例外,它将与南海上的一个台风“海棠”配对。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双台风效应势必形成“加长版台风雨”,其影响可能是( )
A.掀起新一轮的高温天气
B.高温天气得到缓解
C.空气质量变得更糟糕
D.伏旱天气影响得到加强
【小题2】下图中不正确的做法是( )
A.A
B.B
C.C
D.D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2-24 08:02: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副热带高气压是影响热带气旋移动的重要因素。下图为2016年10月10日世界某区域天气系统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仅考虑副热带高气压影响,则图示低压系统移动方向是( )
A.Ⅰ向东北方向
B.Ⅱ向西南方向
C.Ⅲ向东南方向
D.Ⅳ向东北方向
【小题2】若副热带高气压势力进一步增强和西移,则菲律宾北部的天气可能是( )
A.风力增强
B.云层变薄
C.晴朗转阴
D.暴雨倾盆
同类题2
下面左图是2010年第11号台风“凡亚比”的路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小题1】当台风中心位于图中M地时,漳浦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小题2】以台风的行进路径为界,顺着台风行进方向,台风可分为左半圆和右半圆。航海者认为右半圆比左半圆危险性更大(如上面右图),其最主要原因是
A.右半圆与大陆的距离较近,风险大
B.右半圆的风向和台风的移动方向接近—致,风速加强
C.左半圆纬度偏低,地转偏向力较小,风速较低
D.左半圆的风向和台风的移动方向接近—致,风速加强
同类题3
读亚洲某时局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甲乙丙丁四处的天气或气流运动状况是
A.甲地风向为东南风
B.乙地该日天气晴朗
C.丙地盛行下沉气流
D.丁地受暖气团控制
【小题2】甲丁中有一处为准静止锋,对其判断和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A.甲,冷暖气团势力相当
B.甲,地形阻挡
C.丁,冷暖气团势力相当
D.丁,地形阻挡
同类题4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某日近地面等温面(气温值相等点构成的面)和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甲、乙两处气温和气压状况为
A.甲处气温、气压均高于乙处
B.甲处气温高于乙处,气压低于乙处
C.甲处气温、气压均低于乙处
D.甲处气温低于乙处,气压高于乙处
【小题2】该天气系统及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最可能的是
A.反气旋 晴朗
B.气旋 阴雨
C.冷锋 暴雨
D.准静止锋 寒冷
同类题5
比湿是指空气中水汽质量与该团空气总质量的比值,用来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下图为两个不同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阴影表示比湿最大的区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所示的24小时中
A.甲地空气中水汽含量基本不变
B.比湿最大区域在福建省的范围扩大
C.比湿最大区域在东海海域主要向东北扩展
D.南下冷空气使所经地区比湿增大
【小题2】20日18时至21日18时期间
A.北京经历阴雨天气,风力增强
B.长春地区风向由西北转为东北
C.广州地区气压升高,以微风晴好天气为主
D.重庆地区气压值明显升高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常见天气系统
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与天气
气旋(低压)
中国的气象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