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作为中国核武器事业开拓者之一,( )。1946年,程开甲前往英国爱丁堡大学求学,师从著名物理学家M·玻恩。四年后,他婉拒了导师玻恩的挽留,放弃了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到了 的中国,开启了报效祖国的漫长征程。1960年,为了国家需要,程开甲 奔赴罗布泊,在条件艰苦的西北大漠开启了中国核武器研究,自此程开甲在学术界 20多年。20年中,他带领团队解决了包括核试验场地选址、工程施工、场区内外安全以及方案制定等方面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难题。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程开甲带领团队研制的1700多台(套)仪器全部拿到测试数据。有关资料记载,法国第一次核试验没拿到任何数据,美国、英国、苏联第一次核试验只拿到很少一部分数据,而中国首次核试验中97%的测试仪器记录数据完整、准确。这其中,程开甲 。程开甲院士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鞠躬尽瘁。斯人已逝,但其爱国奉献的精神依然会感召后辈。

【小题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程开甲一生与核试验分不开,他也因此被人称为中国“核司令”
B.程开甲一生与核试验分不开,人们因此称他为中国“核司令”
C.程开甲的一生与核试验分不开,因此人们称他为中国“核司令”
D.程开甲的一生与核试验分不开,因此他也被人称为中国“核司令”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一清二白 义无反顾  隐姓埋名  功德无量
B.一穷二白 义不容辞  隐名埋名  功不可没
C.一清二白 义不容辞  销声匿迹  功德无量
D.一穷二白 义无反顾  销声匿迹  功不可没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带领团队解决了核试验场地选址、工程施工、场区内外安全以及方案制定等方面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难题
B.他带领团队解决了包括核试验场地选址、工程施工、场区内外安全以及方案制定等在内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难题
C.他带领团队解决了包括核试验场地选址、方案制定、场区内外安全以及工程施工等在内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难题
D.他带领团队解决了一系列核试验场地选址、方案制定、场区内外安全以及工程施工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难题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3-31 09:40: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于人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曹雪芹如果没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做过全景式的观察和显微境式的剖析,就不可能完成《红楼梦》这种百科全书式巨著的写作。鲁迅如果不熟悉辛亥革命前后底层民众的处境和心情,就不可能塑造出祥林嫂、闰土、阿Q、孔乙己等那些惟妙惟肖的人物。

当然,生活中并非到处都是莺歌燕舞、花团锦簇,社会上还有许多不如人意之处、还存在一些丑恶现象。对这些现象不是不要反映,而是要解决好如何反映的问题。(乙)古人云,“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发乎情,止乎礼义”。文艺创作如果只是单纯记述现状、原始展示丑恶,而没有对光明的歌颂、对理想的抒发、对道德的引导,就不能鼓舞人民前进。(丙)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小题1】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剖析B.惟妙惟肖
C.莺歌燕舞D.而是
【小题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甲   B. 乙   C. 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