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医保异地结算的推行,是民众的福音,有的人对此不赞一词,原因是具体操作中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新当选的第19届韩国总统文在寅年幼时曾浪迹市井,青黄不接时还曾去教堂讨饭吃,退伍后,做了律师,与卢玄武是密友。
ƒ迄今为止,朝鲜已经进行五次核试验,威力最大的达到广岛核弹水平,这让周边国家民众产生了如履薄冰的恐惧感。
④当前,中国已与近40个沿线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秀色可餐的沿途风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⑤有网友评论:清华大学教授颜宁受聘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职是负气出走,颜宁本人辟谣:“奠名其妙,无稽之谈”。
⑥真是七月流火啊!这不,刚一入伏,全国1/3地区都出现了30度以上,甚至40度的高温天气。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4-01 10:57: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造酒技术 。古人最早造酒是用稻米发酵,即将稻米中的淀粉发酵,酿造成酒。古人是非常聪明的,他们 ,想到既然稻米中的淀粉能够发酵变成酒,那么其他含有淀粉的粮食作物也能够用来酿酒。于是,他们便利用谷子、小麦、大麦、高粱和玉米等粮食作物来酿酒。随着造酒原料的逐渐丰富和造酒技术的改进发展,酒的种类逐渐丰富起来,最终有了今天 的酒。
(    ),葡萄就是其中最主要的品种。关于葡萄酒的起源问题,学术界历来都没能达成共识。有证据表明,古埃及人很早就掌握了制造葡萄酒的技术,大量珍贵的埃及文物都描绘了古埃及人酿造葡萄酒和采收、栽培葡萄的清楚的情景
那么,葡萄酒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呢?多数历史学家认为是在汉代。据《史记》记载,张骞出使西域时,看到“宛左右以葡陶(即葡萄)为酒”,于是,便将此酿酒技术带了回来。我国从此有了葡萄酒。到了唐代,葡萄酒在我国 ,唐诗中有“葡萄美酒夜光杯”之句,便是形象反映。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源远流长  融会贯通  琳琅满目  沸沸扬扬
B.源源不绝  融会贯通  形形色色  沸沸扬扬
C.源远流长  触类旁通  形形色色  风靡一时
D.源源不绝  触类旁通  琳琅满目  风靡一时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除粮食作物外,水果也是重要的造酒原料。
B.水果是除粮食作物外的重要的造酒原料。
C.粮食作物和水果都是重要的造酒原料。
D.造酒原料不仅有粮食作物,更有水果。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大量珍贵的埃及文物都描绘了古埃及人采收、栽培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清楚的情景。
B.大量珍贵的埃及文物都描绘了古埃及人栽培、采收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清楚的情景。
C.大量珍贵的埃及文物都清楚地描绘了古埃及人酿造葡萄酒和采收、栽培葡萄的情景。
D.大量珍贵的埃及文物都清楚地描绘了古埃及人栽培、采收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情景。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