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018年1月3-4日,西北地区东南部、黄淮西部、江淮西部、江汉北部、山西南部等地出现大到暴雪,局地大暴雪,截至6日5时,上述地区积雪深度10~15厘米,局地超过20厘米。据气象部门预测,6-8日的雪线南界比3-4日偏南。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6日2时天气系统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遭受雨雪天气侵袭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6-8日的雪线南界比3-4日偏南的主要原因是
A.暖气团水汽含量增加
B.暖气团北上速度加快
C.冷气团南下升温剧烈
D.冷气团势力更加强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2-25 10:01: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7年7月27日,黑龙江省黑河市出现“断崖式”降温,人们纷纷穿起棉袄御寒,三伏天过出了初冬的感觉;同一天,位于长江与汉江交汇处的湖北省武汉市,酷热难熬,完全处于“烧烤”状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黑河市出现“断崖式”降温的原因是
A.正午太阳高度减小
B.台风过境
C.受东部海洋凉爽气流影响
D.受较高纬度气流影响
【小题2】下列示意图中的曲线是等压线(单位:百帕)。最能解释武汉市“烧烤”状态成因的是
A.
B.
C.
D.
同类题2
下图为北京某同学连续两日在手机上查询的当地天气状况。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日期为( )
A.春分前
B.夏至前
C.秋分后
D.冬至后
【小题2】图示期间雾霾较重,对近地面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是( )
A.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
B.白天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
C.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
D.夜晚大气逆辐射减弱
【小题3】导致本次雾霾天气结束的原因是( )
A.高压控制
B.锋面过境
C.台风影响
D.寒潮来袭
同类题3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若MN一线为北半球的低压槽线,且M处气压低于N处,则( )
A.M地盛行下沉气流
B.Q地可能为连绵的阴雨天气
C.P地吹东南风
D.MN一线附近可能形成冷锋
【小题2】若MN一线为南半球大洋西岸的洋流,则该洋流( )
A.流向会随季节发生变化
B.性质为暖流
C.附近会形成大渔场
D.会导致大陆沿岸形成荒漠景观
【小题3】若MN一线为板块消亡边界,P、Q一个是大陆板块,一个是大洋板块,则MN一线附近的地理事物最可能为( )
A.阿尔卑斯山脉
B.红海
C.马里亚纳海沟
D.大洋中脊
同类题4
读“世界上某种气候类型的局部分布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种气候的分布地区中,①地区的最高纬度分布较低(低于35°S),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
B.纬度位置
C.地形
D.洋流
【小题2】该种气候条件下的农作物一般具有()
A.耐低温干燥的特点
B.耐高温干燥的特点
C.喜高温多雨的特点
D.喜阴喜湿的特点
同类题5
读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地点
纬度
气温(℃)
降水量(mm)
1月
7月
1月
7月
全年
甲
39°17´
4.0
19.0
194.3
45.0
1465.3
乙
39°48´
-4.7
26.0
2.6
196.0
682.9
丙
48°58´
3.5
18.4
54.3
53.6
647.4
【小题1】甲地降水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形成大量降水
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
C.海陆热力性质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
D.受寒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小题2】下列关于乙、丙两地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冬夏风向有明显转换
B.两地粮食作物都以小麦为主
C.两地均位于亚欧大陆东岸
D.两地的农产品商品率都高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常见天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