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虽然苏轼是一个政治上的牺牲品,屡次遭受贬谪,流离失所,甚至穷愁潦倒,但我们见到的依然是一个乐观豪放的苏轼,一个超然于大地、飘浮于半空、豪情万丈的苏轼。

中国封建历史上,儒学之士常常以“济苍生、安社稷”为己任,但遭弃用,受贬谪,时时干扰着他们匡扶社稷的美梦。苏轼好佛,但他没有因佛教的思想而否定人生:苏轼饱读儒家经典,但他没有因宦海沉浮而自怨自艾(妄自菲薄)走向堕落;苏轼喜好道家思想,但他没有因此看破红尘而洁身自好(明哲保身)。因此苏轼不像有些意气风发(慷慨激昂)的青年,仕途失意便一蹶不振(一败涂地)。他没有在东坡雪堂里消弥自我,既不避世,也不避人,而是“澄怀观道”,以求对生活更深的理解,总是让自己不断地发展进步。

【小题1】文中划横线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穷愁潦倒B.匡扶社稷
C.消弥D.澄怀观道
【小题2】文中加点词语不能被括号中词语替换的一项是
A.自怨自艾(妄自菲薄)B.洁身自好(明哲保身)
C.意气风发(慷慨激昂)D.一蹶不振(一败涂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4-22 10:45: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