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澳大利亚≥10℃积温(单位:℃)及年降水量(单位:mm)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地区的积温比周边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 ( )
A.甲地区地处迎风坡,年降水量比周边地区大,蒸发消耗热量
B.甲地区海拔高,气温低
C.甲地区地处背阳坡,太阳辐射弱
D.甲地区地处雨影区,晴天多,昼夜温差小,积温少
【小题2】A、B两地自然景观差异很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不同,热量差异大
B.离海远近不同,降水量差异大
C.海拔不同,热量差异大
D.大气环流不同,降水量差异大
【小题3】乙地区的气候在该大陆上东南部和西南部分布的纬度有明显不同的原因主要是( )
A.降水多少不同
B.海陆分布不同
C.洋流性质不同
D.海拔不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01-10 09:42: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上左图为中亚局部区域图。右图为左图中阿姆河上游流域平均降水量年内变化统计图。
材料二:下图为费尔干纳盆地等高线示意图。费尔干纳盆地葡萄种植业发达,当地农民经过探索发现,在葡萄园内种植紫花苜蓿可以取得了更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该盆地灌溉农业发达,盆地中部广布盐滩,原苏联时期在该盆地内修建了大量的灌渠等灌溉设施,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灌溉系统。
(1)简述阿姆河上游流域冬半年降水特征并分析原因。
(2)指出大量修建灌渠对锡尔河水文特征的影响。
(3)分析费尔干纳盆地中部土地盐碱化的过程。
(4)从气候和土壤角度,说明葡萄园种植紫花苜蓿对葡萄生长的有利影响。
同类题2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区域位于
①
半球,判断依据是
②
、
③
、
④
。
(2)甲、乙两地的自然带分别是
①
、
②
。
(3)丙河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①
循环,简述该河水文特征:
②
、
③
、
④
。
同类题3
下图是三地气候要素图,图中各点的标号表示月份,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地气候类型为
。
(2)B地气候特点为
,该气候的分布规律是
。
(3)C地气候的形成原因是
,其气候特点是
。
同类题4
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成因( )
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③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小题2】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 ②光照充足 ③地势平坦 ④水源丰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同类题5
洞里萨湖是一个水量季节变化很大的湖,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其北部有古老的灌溉工程——西池和东池。它们是在地面上四面筑起土墙形成高出地面的水库。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推断湄公河到洞里萨湖的最佳通航时间段是( )
A.1-6月
B.5-10月
C.11月-次年4月
D.全年
【小题2】这两个地上水库最主要的补给水源和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的时间分别是( )
A.雨水 5-9月
B.湖泊水 11月-次年4月
C.地下水 1-6月
D.人工提水 8-12月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