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019年4月16日,北京时间0点,法国著名建筑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火势熊熊。

159年前,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后,对他们谴责最严厉的是个法国人,这个人就是《巴黎圣母院》的作者维克多·雨果。雨果说:“有一天有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打劫,一个放火……他们一个叫英吉利,一个叫法兰西…… ”而现在,因雨果名著而 的巴黎圣母院也遭受了烈焰之苦。这场大火让人 想到中国文化曾经历的磨难。曾经那场烧了三天三夜的大火,万园之园留下的灰烬,是中国历史耻辱柱上最 的记忆。这一刻的中国人,怎能不    ?可惜了,圣母院!可惜了,圆明园!文化不应该这样毁灭,更不应该被人为践踏。文物的损毁、消失,不仅带走了文物所承载的古老文明,还带走了文物本身。但愿一场文化之殇,能让世人警醒,重视对文物的保护。文明是脆弱又坚韧的,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尽力的守护它,尽量延缓它的消逝,传承它的精神。( ),但不论远近,他们都属于世界文化遗产,都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和珍惜。我们为百年前圆明园的那场大火痛心,也为今日巴黎圣母院这场大火而痛惜!每座博物馆都是人类文明的宝库。衷心祈愿文物都能够远离灾难,代代传承。

(摘自圆明园官网 )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名闻遐迩  不由自主 入木三分 扼腕叹息
B.名震古今  情不自禁 入木三分 捶胸顿足
C.名闻遐迩  情不自禁 刻骨铭心 扼腕叹息
D.名震古今  不由自主 刻骨铭心 捶胸顿足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每件文物都是文化的象征,圆明园离我们很近,巴黎圣母院离我们很远
B.文化的象征寄托在每件文物上,圆明园离我们很近,巴黎圣母院离我们很远
C.每件文物都是文化的象征, 巴黎圣母院离我们很远,圆明园离我们很近
D.文化的象征寄托在每件文物上,巴黎圣母院离我们很远,圆明园离我们很近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物的消失、损毁,不仅带走了文物所承载的古老文明,还带走了文物本身。
B.不仅文物消失、损毁,带走了文物所承载的古老文明,还带走了文物本身。
C.文物的损毁、消失,不仅带走了文物本身,还带走了文物所承载的古老文明。
D.不仅文物的损毁、消失,带走了文物本身,还带走了文物所承载的古老文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5-15 06:31: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代文章(这里主要指散文、骈文、小品文及八股文)评点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其评点的范围大到文章的宗旨、结构,小到一字一句的安排,剖毫析芒, 。文章评点自宋代以后就一直十分兴盛,流传十分广泛,(   )。

古代文章评点文献数量相当庞大,因此今天开发古代文章评点,首要的任务就是深入开展文献调查。这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古代文章评点的存在方式是多样的,我们一般以往认为评点主要存在于选本之中,但实际上在别集之中很多也有评点。明清时期,很多作家在写出作品后寄送给自己的师长、朋友和弟子阅读。这些人阅读之后,往往会有一番评论。很多作家在刊刻自己的文集时,就会把这些评论也附在每篇作品之后。比如,康熙年间所刻《醉白堂文集》有王士祯等人的评点。类似的例子 。其次,古代文章评点涉及的对象包括经、史、子、集四部之中的文献,所以不能局限在某一个文献类型之中。假如只注重散文或骈文评点,而不去了解八股文评点,或者只注重集部评点,对有关经、史、子部的评点 ,肯定不能从总体上把握整个古代文章评点的脉络和格局。

总之,只有进行全面而彻底的考察,才能谈得上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否则只能是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无以复加  举不胜举  习以为常  坐井观天
B.无所不至  屈指可数  习以为常  盲人摸象
C.无以复加  屈指可数  视而不见  坐井观天
D.无所不至  举不胜举  视而不见  盲人摸象
【小题2】下列在括号中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深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甚至传播到日本、韩国等
B.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甚至传播到日本、韩国等
C.深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日本、韩国等也在传播
D.广大读者喜闻乐见,日本、韩国等也在传播
【小题3】文章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一般认为以往评点存在于主要选本之中,在很多别集之中实际上也有评点
B.我们一般认为以往评点主要存在于选本之中,但实际上在很多别集之中也有评点
C.以往我们一般认为主要评点存在于选本之中,在很多别集之中实际上也有评点
D.以往我们一般认为评点主要存在于选本之中,但实际上在很多别集之中也有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