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中国的儒者将孔子看成圣人,把孟子看成亚圣。历代帝王几乎都将孔子视为无可挑剔的圣人,但对孟子,总觉得味道有点儿别致,不得不爱,又不敢甚爱。既然如此,__?这也许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孟子的性善论,一是他的民本思想。这里说孟子主张性善论,__。孟子认为人性本是善的,因后来的不良教育及社会熏染而变坏了;荀子认为人性本是恶的,但通过教育和觉悟可以走向善。___,其价值取向也都是让人培养和保持善和美,但切入点不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9-05-25 02:06: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正音”,如今要被“别字”________地取而代之?专家们陈述如此“修正”的理由,“就比如说‘确凿’的‘凿(záo)’字,大家都这样读,读着读着就成了‘对的’。”这让大家愈发不淡定了。语言文宇从来都是变动不居、与时俱进的,当然不能________,全依祖宗,一字不能易。否则,我们“也许”仍在之乎者也和繁体字中呢喃沉浮呢!然而“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传递和表达。”规范使用语言文字,代表着国家尊严和文化传承,兹事体大。如果少了________的敬畏之心,在改动时随意性太强,会带来简单粗暴、杂乱混淆甚至人文历史的断裂。( )但这并不是说,祖先魂魄所依的皇皇汉字,就一定要向“错误的大多数”屈服。像“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这样的名句,几乎是每一代小朋友开蒙必读,这个读音不仅合辙押韵且________。倘若改成“xié”,便让晩唐七绝圣手杜牧陷入不会“押韵”的窘境。久而久之,我们的后人还怎么体会唐诗的铿锵优雅、宋词的婉转清丽?怎么告诉孩子某处读音的别扭该由谁来负责?兹事体大,且请广开视听,慎之又慎。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堂而皇之 抱残守缺 诚惶诚恐 浑然天成
B.冠冕堂皇 食古不化 战战兢兢 浑然天成
C.堂而皇之 食古不化 诚惶诚恐 水乳交融
D.冠冕堂皇 抱残守缺 战战兢兢 水乳交融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标点使用有误,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传递和表达。”
B.“对于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
C.“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
D.“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语言文字的改革,要兼顾历史流变、地域融合,要尊重约定俗成,也要注意外来语言的转化吸收。
B.语言文字的发展,要兼顾历史流变、地域融合,要注意外来语言的吸收转化,也要尊重约定俗成。
C.语言文字的改革,要兼顾历史流变、地域融合,要注意外来语言的吸收转化,也要尊重约定俗成。
D.语言文字的发展,要兼顾历史流变、地域融合,要尊重约定俗成,也要注意外来语言的吸收转化。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心理学上讲,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精神上的折磨与摧残,(   ),从而导致人生的悲剧。这绝不是______,事实就是如此。不用多说,只要打开鲁迅的《彷徨》,看看《祝福》中的祥林嫂,一切都______了。

祥林嫂是个淳朴善良的农村妇女,______安分,手脚也非常勤快——“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她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只要能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生活的权利,她就心满意足了。可是祥林嫂如此朴素简单的人生愿望却因身边的种种人事而无法实现,她虽然在不断地进行抗争并表现出了极大的忍耐力,但“坐稳了奴隶的时代”始终没有到来。在一片欢欣的“祝福”声中,在漫天的大雪之中,在族权、夫权和神权的重重枷锁之下,怀着对地狱的恐惧,一直被人们______的祥林嫂,最终“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

【小题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和身体所受的折磨相比,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精神上的折磨与摧残
B.精神上的折磨与摧残对人的影响是无法想象的
C.身体所受的折磨是无法和精神上的折磨与摧残相比的
D.因为它不但有损人们的身心健康,更为主要的是,它可以毁掉一个人的前程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骇人听闻 显而易见 不只 唾弃
B.危言耸听 显而易见 不只 厌弃
C.骇人听闻 不言而喻 不止 唾弃
D.危言耸听 不言而喻 不止 厌弃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虽然她在不断地进行抗争并表现出了极大的忍耐力,但“坐稳了奴隶的时代”始终没有到来。
B.她虽然表现出了极大的忍耐力并在不断地进行抗争,但“坐稳了奴隶的时代”始终没有到来。
C.虽然她表现出了极大的忍耐力并在不断地进行抗争,但“坐稳了奴隶的时代”始终没有到来。
D.虽然她在不断地进行抗争并表现出了极大的忍耐力,但所追求的“坐稳了奴隶的时代”始终没有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