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有些文字是闪亮的,因为它早已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有些篇章是不朽的,因为它曾经迸发出 般的力量,推动着历史的车轮向前。《报章里的改革史》是1978年以来改革的一个缩影,可以帮助人们回顾和理解这一段历史是如何演进的,从中领悟改革的势在必行,并从历史的智悲中寻找破解现实难题的方法。如果从单篇文章来看,可能是一个案例,可能是个人的作为,但是把这一组组文章积集在一起,它就成为由改革大潮汇聚成的时代洪流,展现了 的时代风貌。

新华社发表的《实行大包干责任制   凤阳县大旱之年夺得夏粮丰收》一文引发了“凤阳大包干”的报道潮,凤阳县小岗村的“小岗大包干”创举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标志。《关广梅现象》引发的“社资”之争发人深省,真是一石击破水中天,党的十三大一锤定音,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明确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论断。在这些人和事的报道背后,承载着一个个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那些曾经困扰着人们的问题通过媒体的报道后,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变革进程。

《报章里的改革史》,(   )。真正的改革者从来不会在困难面前退缩,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作者和编者的身上,我们能感受到他们在探索真理过程中的大无畏精神,在当时 的时期,他们完全不顾个人的前途和安危,勇敢地喊出 的声音。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关广梅现象》一石击破水中天,“社资”之争发人深省,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一锤定音。
B.《关广梅现象》一石击破水中天,爆出发人深省的“社资”之争,党的十三大一锤定音,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明确论断。
C.《关广梅现象》也是一石击破水中天,“社资”之争发人深省,党的十三大一锤定音,明确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论断。
D.《关广梅现象》也是一石击破水中天,爆出发人深省的“社资”之争,党的十三大一锤定音,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明确论断。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深刻地感受到越是伟大的事业,往往越是充满艰难险阻,越是需要改革创新。
B.让人深刻地感受到越是伟大的事业,往往越是需要改革创新,越是充满艰难险阻。
C.深刻地感受到越是伟大的事业,往往越是需要改革创新,越是充满艰难险阻。
D.让人深刻地感受到越是伟大的事业,往往越是充满艰难险阻,越是需要改革创新。
【小题3】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排山倒海 波澜壮阔   春寒料峭   振聋发聩
B.地覆天翻 叱咤风云   十风五雨   醍醐灌顶
C.排山倒海 叱咤风云   十风五雨   振聋发聩
D.地覆天翻 波澜壮阔   春寒料峭   醍醐灌顶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5-27 09:48: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词语应用(选词填空或判断正误)
(1)_______的民警发现老人额头上有一处伤口,询问得知天黑路滑老人不小心把额头碰伤,民警立即带老人到卫生院包扎伤口。(细心·悉心)
(2)生命_______,不要过于顾忌小事,对于生活中的诸多不顺,不要心怀不满,也不必耿耿于怀。(短促·急促)
(3)每年全世界有亿万伊斯兰教徒都要去麦加朝圣,很多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驱使他们那样_______地涌向麦加呢?(虔诚·忠诚)
(4)***说,我们会继续提供优惠,让台商、台湾同胞和大陆一起共享发展的机遇,_______我们是一家人。(终于·终归)
(5)热情奔放的红,红得似火;活泼美丽的黄,黄得赛金。一簇簇娇艳的郁金香绽放着自己的美丽,将大地装扮成_______的锦毯。(五彩缤纷·五颜六色)
(6)韩国某歌手年仅29岁,不知所云地死了,令人惋惜。(_____)
(7)今天的大集像往常一样拥堵不堪,不过,这一次却没有持续太久。一位身穿橘色大衣,戴着红色线帽的大妈自告奋勇,干起了指挥交通的活。(_____)
(8)此前国足先后击败了两支弱旅,所以至今并未受到太多考验,第一场踢得磕磕绊绊,但第二场的完胜让外界对中国队的期望值瞬间升高。(_____)
(9)在工作中,一定要把握好与上级之间的关系,切忌做墙头草心不在焉,影响在领导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_____)
(10)这个非洲基地组织的头目本该向左转弯,却不由自主地把他的丰田海拉克斯拐向了右边。(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