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是2013年5月15日14:00 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是:
A.甲地晴朗,受冷锋影响
B.乙地连续性降水,受暖锋影响
C.丙地晴朗,受反气旋影响
D.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
【小题2】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为温带的海洋性气候
B.乙地为冰原气候
C.丙地为苔原气候
D.丁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5-23 09:39: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地球上较大尺度大气活动中心的气流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甲乙两地均位于30°N附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此时我国东部盛行西北风
B.甲乙均是由热力原因形成
C.甲地温和湿润
D.乙地炎热干燥
【小题2】若乙地的气温年较差小于甲地,最可以确定的原因是 ( )
A.甲地太阳辐射强于乙地
B.甲地纬度位置低于乙
C.甲地海拔高度高于乙地
D.甲地的热容量小于乙地
同类题2
读“1月、7月亚洲季风环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所示为________月,此时A气压系统名称是
。
(2) 如甲图所示季节,我国华北地区盛行
季风,该风的形成原因是
。
(3)如乙图所示,此时B为
季风,此季节我国东部地区气候特点是
。
(4)乙图中C为
季风,此风的形成原因是
。
同类题3
下图是以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当①气压带在此半球分布面积最小时,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是
A.雅典受⑥控制
B.新奥尔良受②控制
C.惠灵顿受⑥控制
D.孟买①受控制
【小题2】下列气候类型形成的主导因素,与图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无关的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同类题4
竺可桢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有这样的描述,南北朝期间,南朝官府在都城南京覆舟山(小九华山,海拔61米)建立冰房,是一个有气候意义有趣之事。冰房是周代以来各王朝备用的建筑,将冬季的冰储存在地窖中,用以保存食物不至腐烂之用的(主要是夏季)。回答下列各问题。
【小题1】南京覆舟山冰房所需大量的冰的最有可能是
A.南京本地
B.黄河流域
C.钱塘江流域
D.人造冰块
【小题2】根据材料可知,较现在
A.南朝时喜马拉雅山雪线低
B.东北春小麦播种期早
C.南京冬夏温差大
D.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小
同类题5
图为亚洲某月的季风示意图:
(1)表示的月份是
月季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处的气压名称是
。
(2)B处盛行
(风向)季风,附近的洋流名称是
; C处盛行
(方向)季风,洋流呈
时针方向。
(3)东亚成为世界最典型的季风区,其原因是:
。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