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一向被推为宋代最伟大的文人,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有极高的成就。他批评吴道子的画,曾经说过:“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在分散于他著作里的诗文评看来,这两句话也许可以现成地应用在他自己身上,表明他诗歌里的理论和实践。他在风格上的大特色是比喻的丰富、新鲜和贴切,而且在他的诗里还看得到宋代散文人所谓“博喻”或者西洋人所称道的“莎士比亚式的比喻”,用一连串 的形象来表达一件事物的一个方面或一种状态。这种描写和衬托的方法仿佛是采用了旧小说里讲的“车轮战法”,连一接二的搞得那件事物 ,本相毕现,    在诗人的笔下。在中国散文家里,苏轼所喜欢的庄周和韩愈就都 地用这个手法。在中国诗歌里,“诗经”每每有这种写法,像“国风”的《柏舟》,连用镜、石、席三个形象来跟心情參照。上古理论家早已重视诗歌语言的形象化,很注意比喻;在这一点上,( )。

【小题1】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分散于他著作里的诗文评看来,他自己身上也许可以现成地应用这两句话,表明他诗歌里的理论和实践。
B.从分散于他著作里的诗文评看来,这两句话也许可以现成地应用在他自己身上,概括他诗歌里的理论和实践。
C.在分散于他著作里的诗文评看来,他自己身上也许可以现成地应用这两句话,概括他诗歌里的理论和实践。
D.从分散于他著作里的诗文评看来,这两句话也许可以现成地应用在他自己身上,表明他诗歌里的理论和实践。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五花八门 目不暇接 降服 轻车熟路
B.五光十色 目不暇接 拜倒 得心应手
C.五光十色 应接不暇 拜倒 轻车熟路
D.五花八门 应接不暇 降服 得心应手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苏轼充分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B.苏轼完成了他们下达的任务
C.他们的愿望被苏轼实现了
D.巧用比喻成为苏轼的风格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7-12 11:44: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古镇作为交通要的功能已成历史,但黄峭遣子孙秉承家训到各地创业传承家风的故事,至今让人津津乐道。承家训去异地,传承家风创新业,黄峭的子孙后辈的发展空间被拓宽,也成就了历史中家风传承家族延续的一段佳话。这些黄峭子孙们在一个地方站稳脚跟后,第二代或第三代又分出一支到外地打拼成家创业,   ,以下跳棋的方式向更 遥远的地方探索。后人足迹遍及粤、赣、滇、黔诸省及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多国。他们承先人教诲,在异地发图强,卓有成就,成为一支族。

家训文化家风传承为何能显示出如此强大的生命力?第四十四代子孙黄子曦对祖先黄峭的往事为熟悉,听他   ,我知道了黄峭弃官归乡后创建和平书院,培养栋梁人才,还撰写《家训》十七款,提出孝双亲、笃爱、敬尊长、睦邻里、畏法律、戒非为、崇勤俭、慎交友等规训,还将其改编成朗朗上口的《训子诗》,蕴含着对子孙的训和启蒙。其后人也志求学,涌现状元两名、进士十九名。

多年迁不仅是地理上的变动,更是历史与文化的传扬。在东南沿海的崇山峻岭之中,一批贤者传播文明火种,延续文化基因,在当代还孕育了广为传唱的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体现当地人敢闯敢试、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展现八闽文化的独特风格。这样一种悠久的文化渊.源,这样一种独特的精神支撑,激励当地人始终保持着一种韧劲和冲劲,并不断加以延续和升华。

站在古镇谯楼,我不禁极目闽山鹭水,  ,中国自古就是重视家风传承的国度,家是人生的起点,也是国家的根基。祖先创造的辉煌文明是一种永恒的精神能源,会对子 孙后代优良品格的形成和造起到关键作用。在今天这样一个令人眼花乱且充满诱惑的世界里,多想想先辈的谆谆教诲,回忆先辈    的创业艰辛,定能从中获得强大的免疫力,在前行的路上汲.取不竭的精神动力,不断行稳远。

【小题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承(bǐng)    为(yóu) 训(jiè) 发图强(fèn)
B.要(yì) 爱(tì) 源(yuān)   志求学(shǐ)
C.教(huì) 迁(xǐ) 造(sù) 行稳远(zhì)
D.族(wàng)   谆谆(zhūn)    取(jí) 眼花乱(liáo)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循环往复   侃侃而谈   古往今来   筚路蓝缕
B.周而复始   娓娓道来   抚今追昔   筚路蓝缕
C.周而复始   娓娓道来   古往今来   宵衣旰食
D.循环往复   侃侃而谈   抚今追昔   宵衣旰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