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2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第一部“心理健康蓝皮书”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聚焦“心理健康”,从学术视角研究和分析2017~2018年我国国民及各个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期,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国民心理健康越来越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作为国内第一本心理健康蓝皮书,从多角度呈现了我国当前国民心理健康的现状与趋势,并为进一步维护和改善国民心理健康状况提出了相关建议。
蓝皮书指出,我国国民心理健康需求极大,但国民感知到的心理咨询服务不便利。为了解我国国民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与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近年来曾三次进行国民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相关调查,有88%的受访者认为心理健康工作重要,绝大多数成年人都感到了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然而,心理健康服务的现状又如何呢?对“你觉得获得心理咨询服务是否便利”这一问题,有74%的受访者认为“不便利”,这提示民众的心理健康需求与目前能够提供给民众的心理健康服务之间的差距很大。
针对具体的心理健康需求,调查显示,国民需求率最高的是“自我调节”知识,有53.0%的受访者表示需要,后面依次是“教育孩子”(46.3%)、“人际交往”(44.3%)、“心理疾病防治”(34.1%)、“职业指导”(33.9%)和“婚姻”(28.9%)。
(1)归纳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