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以北半球为例的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示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④气候类型的显著特征是: ( )
A.一年干湿两季分明
B.冬季温暖多雨,夏季高温干燥
C.全年温和湿润
D.终年炎热干燥
【小题2】⑤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 )
A.盛行西风带控制下
B.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下
C.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
D.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下
【小题3】对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有关的气压带或风带以及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盛行西风带控制下温和多雨
B.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下干湿季分明
C.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全年高温多雨
D.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9-16 10:01: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面四幅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四图所示气候中,受到盛行西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影响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对图中四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气候常年炎热,雨量充沛,季节差异不明显
B.乙气候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
C.丙气候的形成与季风环流有关
D.丁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常绿硬叶林
同类题2
读“1271-1295年马可·波罗东行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关于马可·波罗东行途中经过的ABC三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地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B.B地终年炎热干燥
C.由C地到B地自然带体现以水分为基础的地带性规律
D.C地气候的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小题3】【小题4】马可·波罗乘船返回途中经过的DEF三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处为沟通两大洋的麦哲伦海峡
B.F处附近荒漠广布,盛产石油
C.E处位于亚欧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附近
D.此航线夏季行使顺风顺水
同类题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美国年降水量线分布图 (单位:mm)。
材料二:图中乙地的豪雨林是世界上最典型、最著名的温带雨林,在1981年的时候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走进豪雨林,只见一棵棵铁杉、云杉和侧柏苍翠挺拔,有的高达90多米,树围在6米以上,树干上常常覆盖着苔藓等。
(1)图中甲处附近的大峡谷平均谷深1600多米,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内、外力作用分别是___和___。
(2)图中戊地开发初期由于过度垦殖,引发的自然灾害是___。之后,美国农业实行___战略,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数字农业、节水农业、有机农业和___农业等。
(3)图中丙、丁两地是美国的“果菜篮子”,从气候角度来看,两地共同的有利条件是____。丙地的土地利用方式先后发生了由粗放的放牧业→____→水果、蔬菜、乳酪为主体的方向转变。
(4)分析图中乙地豪雨林形成的主要气候原因。
同类题4
下左图为北非简图,右图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
(2)试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
(3)乙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同类题5
下图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据此回答下题。
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原于(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分布
气候类型的判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