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承蒙盛邀,给我一次发言的机会,我一定会精心准备,届时必当拨冗参加贵校的诗歌讲座。
B.近来,报社稿件不足,实为急迫,敬请王先生能于百忙之中赐稿一篇,盼复函为荷。
C.周明离开母校后,偶然遇见多年没见的数学老师,激动地说:“久仰了!一切还好吧?”
D.看了你新出的大作,欣喜之余又觉惶恐,本想写篇序文,可惜只有八斗之才,恐难胜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9-08-08 10:52: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们在欣赏李白这首劝酒诗时,要充分把握诗中句式的长短变化,韵脚的疏密转换,地抒发出来的不平之气。首先,在有感情、有章法的诵读中,体会诗人借着酒兴,________地抒发出来的不平之气。首先,诗的开篇就是两组排比长句,犹如挟风裹雨,向我们迎面扑来。并且,一涨一消,形成________的咏叹韵律。紧接着又是同样的两个长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但是,五、六两句随着诗人感情的由“悲”变为“欢”,节奏顿转和缓,句式变成七字齐言。
“须”“必”“还”“且”等一连串表明意愿的词语,一步步将诗人的感情由欢畅推进、提升,奏响了高亢、嘹亮的“会须一饮三百杯”这样的豪迈高歌。
至此,诗人的狂放之情益发趋向高潮,诗的旋律益发加快。“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这四个短语的忽然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使我们仿佛亲耳听到诗人在席上频频的劝酒声。更奇的是,诗人不但连声劝酒,而且诗兴大发,________了。在高声放歌之中,诗人的感情由狂放转为愤懑、激越了,终于发出最后的一番________:即使千金散尽,也还可以用名贵宝物来换取美酒,让大家一醉方休,“同销万古愁”吧!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酣畅淋漓 循环往复 高歌猛进 豪情壮志
B.淋漓尽致 循环往复 引吭高歌 豪言壮语
C.酣畅淋漓 反反复复 引吭高歌 豪情壮志
D.淋漓尽致 反反复复 高歌猛进 豪言壮语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感叹人生易老、岁月流逝。
B.感叹人生易老、岁月流逝,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C.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感叹岁月流逝、人生易老。
D.感叹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须”“必”“还”“且”等一连串表明意愿的词语,一步步将诗人的感情由欢畅推进、提升,积聚成高亢、嘹亮的“会须一饮三百杯”这样的豪迈高歌。
B.“须”“必”“还”“且”等一连串表明意愿的词语的运用,将诗人的感情由欢畅一步步推进、提升,奏响了高亢、嘹亮的“会须一饮三百杯”这样的豪迈高歌。
C.“须”“必”“还”“且”等一连串表明意愿的词语的运用,将诗人的感情由欢畅一步步推进、提升,积聚成高亢、嘹亮的“会须一饮三百杯”这样的豪举高歌。
D.“须”“必”“还”“且”等一连串表明意愿的词语,将诗人的感情由欢畅一步步推进、提升,奏响了高亢、嘹亮的“会须一饮三百杯”这样的豪举高歌。
同类题2
下面是一位参加某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的考生自荐信的主体部分,在标点、用词、用语等方面都存在问题,请找出修改并完成句子补写。要求修改和补写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①我叫李强,是启智中学2019届毕业生。②我的母校有10余位学长毕业于贵校,其中一位学长还担任过贵校的校级领导。③我学习刻苦,学识丰富,一直在年级前十名。④我兴趣广泛,爱好多样。⑤尤其喜欢文学,在写作上较有建树,已发表文章50余篇,其中有数篇文章发表在《青年文摘》的《成长》栏日上。⑥贵校百年的历史积淀、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潜移默化中涵养人的气质,是我梦寐以求的顶级名校。⑦感谢您在百忙中审阅我的申请材料,________,如果有幸成为贵校的一名学子,我将不胜荣幸!
(1)游离中心,必须删除的句子是第________句。
(2)第⑦句中,应填入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的句子是________(不超过20个字)。
(3)第____句中____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
(4)第____句中____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
(5)第____句中____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
同类题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毋须怀疑,文化时空和心理时空,
①
。它们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心理是有文化沉积的心理,
②
,必然把它所沉积的文化折射到时空视镜上。同样道理,
③
,它在时空错杂里寻找意义对应点,也必然把它所经过的心理体验融合在时空视镜中。然而在了解它们间的这些内在联系后,又有必要在形式上把它们析而为二。
答:①□□□□□□□□□□□□□□□15字
②□□□□□□□□□□□□□□□15字
③□□□□□□□□□□□□□□□15字
同类题4
依次填入下列语段中横线处的句子的衔接,最连贯的一组是 ( )。
九个小时的车程,汽车进入黄山景区脚下,已经凌晨, ——。我的黄山行开始了。
①从北门左侧小径直下松谷景区,竹林苍翠挺拔,山路潮湿,映着青苔。
②不时能听到鸟的啁啾声,在林子的深处清幽传来。
③山中是寂静的,凉飕的风在窗外夹杂草香、木香,在夜色中随着闪亮的灯光弥漫着。
④行走在谷中却明晰感受到温度,边走边用竹拐敲着石阶,嗒嗒声和着流水潺潺声。
⑤不时可以看到黑色、灰色的峭壁身影,远处隐晦的山的轮廓。
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久违埋藏的心绪终于蠢蠢欲动起来。
A.①③⑤②④⑥
B.③⑤①②④⑥
C.①②④③⑤⑥
D.③②①⑤④⑥
同类题5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句话在字面意义之外,还可能有类似于戏剧中“潜台词”的言外之意。阅读下面两段文字,指出划横线句子的言外之意。(4分,每小题2分)
示例:经理走到办公室,看见端坐着的罗姗,停下脚步,说:“
你今天怎么没有迟到?
”
答:你平时总是迟到。
①一位不知名的画家向著名画家门采尔诉苦说:“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需要一天工夫,而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呢?”门采尔很严肃地说:“
倒过来试试吧,亲爱的!
”
②钢琴之王李斯特到克里姆林宫去演奏。演奏开始了,沙皇还在和别人说话。于是,李斯特停止了演奏。沙皇问他为什么不演奏了,李斯特欠了欠身子说:“
陛下说话,我理应恭听。
”
答:①
②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语段应用
语言表达的要求
简明、连贯、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