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B.生态环境改善取得了显著成绩的关键是与政府采取多种措施调动了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分不开的。
C.电视的普及,在给现代人带来丰富多彩的视听艺术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人们在印刷媒介时代所形成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
D.英国政府11日向纽卡斯尔大学颁发了克隆人类胚胎的世界上第一份合法执照,批准这所大学进行以医疗为目的的克隆人类胚胎研究。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9-04 04:51: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隶属于中国画的“界画”到底是什么?___________地说有两个特点:一是主要表现对象为建筑,包括车船之类;二是会用到特定的工具——界尺。鲁迅先生曾说过:“人物虽不用器械,但有屋字之类,是利用器械的。我看是一枝界尺,还有一枝半圆的木杆,将这靠住毛笔,紧紧捏着,挨了界尺划过去,便既不弯曲,也无粗细了,这种图谓之界画。”

界画的历史_____________,最早是以类似建筑工程图纸的样式出现的。在战国时期就有“齐王起九重台,召敬君图之”的记载。汉代则有《汉麟阁图》《甘泉宫图》。南北朝的时候,很多画家参与到佛教建筑的设计绘画之中。早期的界画之所以作为建筑工程图纸,是因为从整体布局,到榫卯结构,都不可以有差错,必须非常仔细。

自汉魏六朝以来,一直有大画家擅长画这类画,比如六朝的陆探徵和顾恺之都是这方面的____________,他们逐渐提高并丰富了界画的一些技法。唐代“画圣”吴道子则能“不假界笔直尺”,徒手就可以画出界画。正是由于这些__________的画家,促使界画的艺术性逐步加强,使其脱离了原始的建筑工程图纸形态,进而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

晚唐到宋元年间,界画成了独立的画科,一般以楼阁为主体、山水为背景,人物舟车为点缀。到了元代,书画典籍里正式出现了“界画”的称谓。盛熙明《图画考》中记载:“今之画者,多用直尺,一就界画,分成斗栱”。又如汤垢的《古今画鉴》中写道:“画有十三科,山水打头,界画打底”。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删繁就简   源源不断   行家里手   出类拔萃
B.要言不烦   源远流长   行家里手   超群绝伦
C.要言不烦   源源不断   大方之家   出类拔萃
D.删繁就简   源远流长   大方之家   超群绝伦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使其脱离了建筑工程图纸原始的形态,进而成为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
B.使其脱离了原始的建筑工程图纸形态,进而成为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
C.使其脱离了建筑工程图纸原始的形态,进而展现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
D.使其脱离了建筑原始的工程图纸形态,进而展现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
【小题3】下列根据文中内容给“界画”所下定义,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界画指画家作画时使用界尺画线画出均匀笔直的线条,主要用于描绘亭台楼阁或舟车。
B.界画指画家参与佛教建筑绘画的从整体布局到榫卯结构都非常细致的早期建筑工程图。
C.界画指一种用界尺画线的绘画技法。内容以建筑为主,山水为背景、人物舟车为点缀。
D.界画指用界尺画线并细腻画出以建筑为主,山水为青景、人物舟车为点缀的绘画作品。

同类题5

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____________________。中华文化(___)远流长,积(___)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___)。“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___)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这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小题1】下列汉字依次填入语段中括号内,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渊淀diàn识shí报
B.渊淀zhàn识shí抱
C.源淀diàn识zhì抱
D.源淀dìng识zhì报
【小题2】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选项是( )
A.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要到哪里去,是从哪里来的,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苦卓绝朝着目标前进。
B.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
C.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还要知道自己是谁,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苦卓绝朝着目标前进。
D.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既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