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画是融中国哲学思想、美学精神、绘画理念于一体的民族艺术。20世纪以来,新的文化思潮和艺术观念不断对中国化领域产生冲击,画家们既要突破传统观念推陈出新,又要继承传统发扬光大中国文化精神,( ),也造就了当今画坛的各种风格。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有着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特殊性。为历代画家崇尚与传承,其伟大而完整的绘画体系,成就了一代代宗师。然而,也正是这千百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事实上,单凭笔墨功力,是无法成就作品艺术灵魂的,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受,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新时代的中国画创作者,应该以笔墨激扬时代精神,让中国画在多元共融的艺术格局中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小题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使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
B.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体现着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
C.面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影响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
D.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使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不同
【小题2】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
B.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
C.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D.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小题3】文中面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画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至关重要的艺术法则。
B.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呈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
C.画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呈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
D.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类术创作至关重要的艺术法则。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6-09 11:26: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隔着一个世纪眺望,那份磅礴的理想主义和家国情怀,仍然让我们_________。一百年前,奋力开启现代中国大门的,正是一群当年的“90后”甚至“00后”。为了理想,他们将本来安逸、富足的生命,投入清贫、坎坷甚至牺牲的命运。他们有青春偾张的热血、有忧国忧民的情怀,更有_____________的担当。今天,新时代让____________的青年人再次成为主角。青年是未来,是希望。青年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潜力得到充分释放。从五四运动到今天,家国情怀,_______。中国青年澎湃的爱国激情,正在转成脚踏实地的不懈努力。从致力扶贫的大学生村官、镇守边关的年轻士兵,到刻苦攻关的“飞天梦”、“中国芯”、大飞机、“量子号”的研发人员,民族复兴之路,在每一个中国青年的脚下延伸。据上海社会科学院最近发布的调查报告称,上海“00后”最崇拜的偶像围绕当代杰出人士为主,折射了当代青少年对4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就的积极认同。

【小题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魂牵梦绕 出生入死 生逢其时 一脉相承
B.怦然心动 出生入死 适逢其会 薪火相传
C.魂牵梦绕 舍生取义 适逢其会 一脉相承
D.怦然心动 舍生取义 生逢其时 薪火相传
【小题2】文中画黄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上海社会科学院最近发布的调查报告称,上海“00后”最崇拜的偶像以当代杰出人士为主,折射了当代青少年对中国40年来改革开放取得成就的积极认同。
B.上海社会科学院最近发布的调查报告称,上海“00后”最崇拜的偶像围绕当代杰出人士为主,折射了当代青少年对4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就的积极认同。
C.据上海社会科学院最近发布的调查报告称,上海“00后”最崇拜偶像以当代杰出人士为主,折射了当代青少年对中国40年来改革开放取得成就的积极认同。
D.上海社会科学院最近发布的调查报告称,上海“00后”最崇拜的偶像围绕当代杰出人土为主,折射了当代青少年对中国40年来改革开放取得成就的积极认同。
【小题3】下面对中国文学名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九龄《望月怀远》的颔联直接抒发思念之情。“怨”,因“思”生“怨”,因而“怨”长夜漫漫,夜不能寐;“竟夕”,通宵都在思念,极言相思之强烈。
B.贾谊的《过秦论(上)》先讲述了秦自孝公至始皇逐渐强大的原因,后则写陈涉虽本身力量微小,却能使强大的秦朝覆灭,在对比中得出秦亡在于“仁义不施”的结论。
C.《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王维自比接舆,把朋友比作陶渊明,体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以及与朋友的深情厚谊。
D.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即“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