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甲午到辛亥的十几年里,虽然西学成了中国知识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但是,真正把西学当作学术,对之下了一点学术上功夫的人可说 ,恐怕只能举出严复、王国维二人。当时,绝大多数谈论西学的人都不懂西语。在严复看来,“既治西学,自必用西文西语,而后得其真”,这是 的道理。(   )保守势力反对的理由,不外乎是:其一,出自鄙视“蛮夷”的传统心理,认为学外语丢份;其二,出自狭隘的爱国情绪,认为普及西语替西人培养奴才,并且会贬低国语。严复对此 地指出:“国之所患,在于无学,而不患国语之不尊。”他承认习西语者中为西人奔走的浅薄之辈 ,但又宽容地表示,不能苛责急谋生计的学子,根本原因还是为上者不能量才用人,迫使习西语者相率而听外人之招。其实,不必保守派阻挠,当时的新学人士对西文普遍存有畏难心理,因此都指望读现成的译本。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凤毛麟角   不言而喻   一针见血   数见不鲜
B.硕果仅存   可想而知   一针见血   司空见惯
C.凤毛麟角   可想而知   单刀直入   数见不鲜
D.硕果仅存   不言而喻   单刀直入   司空见惯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午以后,清政府曾在新式学堂中推行普及西语教育,遭到保守势力的抵制,而严复是最坚决地为普及西语教育辩护的人。
B.甲午以后,清政府曾在新式学堂中推行普及西语教育,严复是最坚决地为普及西语教育辩护的人,而遭到保守势力的抵制。
C.甲午以后,清政府虽然曾在新式学堂中推行普及西语教育,遭到保守势力的抵制,但严复是最坚决地为普及西语教育辩护的人。
D.甲午以后,虽然清政府曾在新式学堂中推行普及西语教育,而严复是最坚决地为普及西语教育辩护的人,但遭到保守势力的抵制。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出自狭隘的爱国情绪,认为普及西语会替西人培养奴才,并且贬低国语。
B.出自狭隘的爱国情绪,认为普及西语会贬低国语,并且替西人培养奴才。
C.出自于获隘的爱国情绪,认为普及西语会贬低国语,并且替西人培养奴才。
D.出自于狭隘的爱国情绪,认为普及西语会替西人培养奴才,并且贬低国语。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5-10 06:46: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快速崛起,强力推动了媒体融合,带来了一场“传播革命”,极大地改变了文艺创作、生产、评论、传播和消费等各个环节。文艺生态发生了 的变化,文艺评论也出现了  的新特征。但是,近年来,作为文艺评论的重要对象,文艺作品因为资本等市场力量和互联网等科技力量的强力介入,其数量呈爆炸式增长,但质量上却

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 )。不管技术如何进步,也改变不了评论者对文学作品创作主体的决定性影响,不管网络文艺如何喧嚣热闹,更改变不了文艺评论引领大众审美潮流和社会价值判断的功能和作用。优秀的文艺评论,不仅能够发现和解决不良的创作倾向,批驳错误的文艺现象,匡正文艺风气,推动良好文明风尚的形成,而且可以帮助创作者总结创作得失,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优秀作品的精髓。因此,文艺批评者要 、主动应对,坚守艺术理想、批评精神和独立品格,引领文艺朝着健康繁荣的方向阔步前进。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翻天覆地 空前绝后 参差不齐 首当其冲
B.铺天盖地 空前绝后 良莠不齐 当仁不让
C.翻天覆地 前所未有 参差不齐 当仁不让
D.铺天盖地 前所未有 良莠不齐 首当其冲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
B.是多出精品、引导创作、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
C.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引领风尚、提高审美的重要力量。
D.是提高审美、引领风尚、引导创作、多出精品的重要力量。
【小题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优秀的文艺评论,能够发现和抵制不良的创作倾向,批驳错误的文艺现象,匡正文艺风气,推动良好文明风尚的形成,而且可以帮助创作者总结创作得失,帮助读者和观众更好地欣赏优秀作品的精髓。
B.优秀的文艺评论,不仅可以帮助创作者总结创作得失,帮助读者和观众更好地欣赏优秀作品的精髓,而且能够发现和抵制不良的创作倾向,批驳错误的文艺现象,匡正文艺风气,推动良好文明风尚的形成。
C.不仅优秀的文艺评论,能够发现和解决不良的创作倾向,批驳错误的文艺现象,匡正文艺风气,推动良好文明风尚的形成,而且可以帮助创作者总结创作得失,帮助读者和观众更好地欣赏优秀作品的精髓。
D.优秀的文艺评论,不仅可以帮助创作者总结创作得失,帮助读者和观众更好地欣赏优秀作品的精髓,而且能够发现和解决不良的创作倾向,批驳错误的文艺现象,匡正文艺风气,推动良好文明风尚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