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A.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竟相诽谤他,诅咒他。
B.先生到底是称赞我什么呢?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勇气可嘉?什么都敢画?或者根本就不是称赞?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
C.他这一周就说了两句话:一句是,碰上一个人问他“老大爷,您今年多大年纪了?”他回答人家;再一句话,是一个同事给他送报纸、杂志,他说了声“谢谢”。
D.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移植到长安,没有栽活。宋徽宗赵佶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开封),移植宣和殿”。(《三山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0-06 06:01: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羌族人总是习惯把村寨住房建在河谷或半山腰,占据着高高的位置,所以羌族也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由于羌族没有文字,除了世代口传心授的传递外,羌笛成为交流、传承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羌笛是我国古老的双簧气鸣乐器,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羌笛音色柔和、悠扬婉转,是旷野里最动听的天籁之声。(乙)羌笛是历代文人笔下的“宠儿”,东汉马融在《长笛赋》中就曾有“近世双笛从羌起”的记述;羌笛更是边塞诗里的“常客”,王昌龄《从军行》中有“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之焕《凉州词》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全唐诗900卷,竟有300余首与羌笛有关。何王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吹羌笛已经32年了,在他的传习所里,常能看到来学羌笛的学生。(丙)何王全说,“让更多人通过羌笛来了解羌族,是他最自豪的一件事”。羌笛,去过大漠边关,进过诗词歌赋,那小小的笛管里吹出的音乐,婉转而苍凉,见证了羌族的历史变迁,如今羌笛更已走向世界,也让羌族文化更多展现在世人眼中。

【小题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口传心授B.也C.悠扬婉转D.变迁
【小题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