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新闻评论,并根据要求作答。

自11月5日起,几百袋土豆的主人、来自青海的六旬老人马先生,,因为土豆卖不出去,一直“滞留”在深圳无处可去。14日,了解此情况的深圳市民将此消息发布至网络和朋友圈,引起市民的接力转发和关注,马先生的32吨土豆几乎一夜卖光。

在社交媒体时代,处于分散原子状态的人们,似乎更容易拧成一股绳,建立一个“共同体”。当得知有老人因卖不掉土豆而无法回家时,整个城市立刻行动起来,人们纷纷救济深陷困境的老人。结果,分散的个人力量汇聚成一股巨大的能量。整座城市因为个体的善意上演了感人的一幕,而且这一幕还成了新闻,在传播与扩散中感染更多的人。

然而这则新闻事件中造成农产品滞销的原因是不容忽视的,即 。期待新闻解决,期待整座城市行动,都是不现实和不长久的。只有将问题当成议题,着力寻找更普遍和可行的解决路径,问题才能最终彻底解决。所以,问题带来的思考显然沉重很多,若无深刻思考,感动只是一次性的情绪表达。

(1)将划横线部分内容补充完整。(不超过20个字)
(2)请给这则新闻评论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9-10-07 08:44: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两千年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乘承了中国文化的先驱与精髓。中国文化也因为传统文化的彰显而在世界文明史上熠熠生辉。传统文明的传承与体认,彪炳着在现代性社会里国人对历史的一种认知和阐释,特别是在功利主义洪流大举进犯的文明危机下,常怀缅怀传统文化之心能实现价值观的自我扬弃。无需__________,也无需故作清高,在传统文化符号的推选中,我们看到了那些影响深远的中国特色“古色古味”。传统文化符号被__________,是好事,至少说明其在开化性的文化发展史中有其立足之地。但我们又应该有所认知,与之相对应的当代文化缺失是我们的____________。无限度的透支传统文化似科已成为一种习惯,在这种习惯中,我们鲜有看到将其托起至扬弃和革弊的层面,对普罗性的大众而言,传统文化成为了万金油——大家都大概了解,大家都为之骄傲,大家都能___________,但对其体认也仅停留在骄傲和谈资的深度。这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啃老”行为。传统文化的“中国化”情结根深蒂固,功利主义泛滥,肤浅和偏执文化如洪水猛兽,(   )。这是最需要警惕的。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传统文明的体认与传承,彪炳着国人在现代性社会里对历史的一种认知和阐释。
B.传统文明的体认与传承,彪炳着在现代性社会里国人对历史的一种认知和阐释。
C.传统文明的传承与体认,彪炳着在现代性社会里国人对历史的一种认知和阐释。
D.传统文明的传承与体认,彪炳着国人在现代性社会里对历史的一种认知和阐释。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走(   )
A.雅俗共赏   推而广之   切肤之痛   口若悬河
B.雅俗共赏   推崇备至   痛定思痛   侃侃而谈
C.附庸风雅   推而广之   痛定思痛   口若悬河
D.附庸风雅   推崇备至   切肤之痛   侃侃而谈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化冗杂繁多,核心文化价值缺失是文化多元化的一种弊病
B.文化冗杂繁多是文化多元化的一种弊病,核心文化价值缺失
C.文化多元化的一种弊病就是文化冗杂繁多,核心文化价值缺失
D.文化多元化,核心文化价值缺失,文化冗杂繁多是一种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