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甲乙两地地理位置及气候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对甲、乙两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地夏半年受海洋影响大
B.甲地纬度较高,年均温较低
C.乙地冬半年受海洋影响大
D.乙地的年降水量多于甲地
【小题2】下列选项中,气温与降水的分布特点与乙地最相似的是
A.孟买
B.新加坡
C.伦敦
D.罗马
【小题3】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
A.两河流汛期均出现在夏半年
B.②河的流向为自西向东
C.①河冬半年易出现凌汛现象
D.流速①河较②河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8-26 07:46: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海陆某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造成M、N、P三地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海陆位置
【小题2】根据上图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地气温高于Y地
B.该图所示可能为1月份
C.长江处于丰水期
D.我国前往欧洲的远洋货轮途经印度洋时顺风顺水
同类题2
宜兰县位于台湾省东北部,主体为兰阳平原,三面环山,一面朝海。兰阳平原沿海分布着长约23公里,高约10米的沙丘,台湾俗谚“龟蛇把海口”中的“蛇”就是指海岸连绵的沙丘。图为台湾省局部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推测图中四处( )
A.甲处位于背风坡,降水少
B.乙处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
C.丙处县界以山脉为界
D.丁处地势低洼,风力强劲
【小题2】沿海的沙丘对兰阳平原的影响是( )
A.多沙尘天气
B.夏季风变弱,降水减少
C.加剧土地盐碱化
D.加剧洪灾,导致农业减产
同类题3
兰新高铁途径青海省西宁,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下列选项中,歌谣与其反映的地理现象或解释对应错误的是
A.“古城气候总无常”——受高原不稳定气候影响,天气多变
B.“一日须携四季装”——地势高,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
C.“山下百花山上雪”——反映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日愁暴雨夜愁霜”——白天升温快,易形成锋面雨,夜晚降温快,易凝结成霜
同类题4
雾霾天气的形成过程中,大气层结(大气中温度、湿度等要素随高度的分布)稳定、风力弱、空气湿度大均起重要作用。读某地区最冷月平均等温面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最容易出现雾霾天气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小题2】仅考虑海拔对气温的影响,丙、丁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500米
B.1000米
C.1500米
D.2000米
【小题3】丁地所在半球、与该地气候类型的形成可能相关的因素分别是()
A.南半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南半球东南信风带
C.北半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北半球东北信风带
同类题5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B湖为咸水湖,自20世纪60年代起,C河流域A;口、耕地猛增,B湖水位下降,湖水水质恶化,而后从A河调水改善B潮水质。
(1)比较A河流域降水的地区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2)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推测在④地放牧的季节及其原因。
(3)针对图示地区的现状,请你为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4) 新疆某中学的同学对从A河调水改善B湖水质展开讨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看法。选择你支持的一种看法,并为其提供依据。
①赞成从A河调水改善B湖水质。
②反对从A河调水改善B湖水质。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