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是________月,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处此时受______________气压带控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时E处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时, A、D两地气候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8-08-28 04:32: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a为某地季节景观图,图b为世界部分区域气候类型和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位置示意图。
(1)图a的景观主要分布在图b中的______ (填“③”或“④”)地。
(2)图b中甲气压带是______,在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是______,乙风带盛行风向是______。
(3)①地气候类型是______,其在欧洲西部分布较广形成原因主要受______影响。
(4)根据气压带、风带位置判断,北半球正值______季。半年后②地气候特征是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
同类题2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②→③→④自然带更替相似的是( )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⑥→⑤→④
D.①→⑤→④
【小题2】①、③、⑤三地气候( )
A.类型相同,成因不同
B.类型不同,成因不同
C.类型不同,成因相同
D.类型相同,成因相同
同类题3
读“世界部分地区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中气压带、风带分布的位置判断,全球气压带、风带向_______(方向)移动,此时正是北半球的_____季。
(2)N处分布着__________气候,该季节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
(3)P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
(4) 下列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M处气候对应的是_______,N处气候对应的是_____。
同类题4
每年随着干、湿季节的变化,东非高原上数以百万计的野生食草动物就会组成一支壮观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在坦桑尼亚的赛伦盖蒂国家公园和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间来回迁徙。下图是2015年食草野生动物迁徙路线及景观图。据此回答问题。
当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当地受( )
A.西风带控制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信风带控制
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同类题5
读某区域图,虚线为等高线,AB为晨昏线,此时甲地刚好看到日落。甲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流经甲地的河流注入某大洋,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位于______(南、北)半球。其流向大致是______。如果该河流位于西半球,则其注入的大洋可能是______洋。
(2)如果甲地时间为当地17时,则北京地区的昼长约为______小时(取整数)。
(3)甲地区的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是______,其成因是______。
(4)该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____)
A.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
B.尼罗河河水泛滥
C.巴西高原草原一片枯黄
D.北极考察的好时机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分布
气候类型的判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