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1917 年,我和哥哥经宁波返回家乡(浙江余姚) 。我们坐的轮船从上海起航。我们 为了占住舱位,下午五点钟左右就上了船。水果小贩们成群结队地提了香蕉、苹果和梨上船 叫卖。哥哥要买部分腐烂的水果,因为价格比较便宜。[乙]不行,”我说,“买水果的固然省了,看医生的钱却多了。”
第二天天亮时,船在宁波靠岸了,码头上的喧嚷声振聋发聩。[丙]   七、八个脚夫一拥上船拼命抢夺行李。一个不留神,你的东西就会不翼而飞。我和哥哥好不容易从人群中挤下 跳板,紧紧地盯着脚夫们,唯恐他们提了我们的行李溜之大吉。
【小题1】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起航B.固然C.振聋发聩D.不翼而飞
【小题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
A. 甲    B. 乙    C. 丙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3-06 04:13: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rěn)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春联寓意吉祥,言简意贼(gāi)深受人们喜爱。

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  甲  (题写/题签)的(yíng)联等。对联的写,往往注重其  乙  (蕴涵/内涵)与品味。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丰富,  丙  (吟咏/涵泳)起来锒锒上口,齿颊留香。对联或(jùn)刻或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

【小题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秋(rěn)冬祥 意
B.(yíng)联 齿颊留香
C.言简意(gāi)
D.(jùn)刻  锒锒上口
【小题2】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万户杨柳依依B.千家喜气洋洋
C.春回爆竹声声D.春来微风缕缕
【小题3】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题写 内涵 吟咏B.题签 内涵 涵泳
C.题写 蕴涵 涵泳D.题签 蕴涵 吟咏
【小题4】下列关于“对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字数限于四言和六言B.上下联讲究对仗和押韵
C.只适合在喜庆场合张贴D.常常与书法艺术相结合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葫芦,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葫芦谐音“福禄”,代表着生活幸福美好;葫芦吸收万物精华,寓意着健康长寿;葫芦里葫芦籽众多,意味“子孙繁茂”;葫芦上下球体 ,符合“和合”的理念;葫芦“大肚小肚”,代表着“能容”的胸怀。葫芦代表的吉祥文化是 的。

我国人民不仅创造了葫芦文化,“一带一路”许多国家的沿线人民也创造出了葫芦文化,而且与我国的有相类之处。历史文献显示,( ),这一点可以由季羡林先生所翻译的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所记载的“须摩底呢,虎般的人!生出来了一个长葫芦,人们把葫芦一打破,六万个儿子从里面跳出”予以 。蒙古的民间故事《金鹰》同样 ,葫芦在蒙古民间具有繁衍生息的含义。而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其核心理念开放包容也与许多国家的葫芦文化息息相通,因而赢得沿线各国的支持。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浑然一体  多极化  验证  说明
B.浑然天成  多样化  证实  表明
C.浑然一体  多极化  证实  说明
D.浑然天成  多样化  验证  表明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国人民不仅创造了葫芦文化,“一带一路”许多国家的沿线人民也创造出了葫芦文化,而且与我国的有相通之处。
B.不仅我国人民创造了葫芦文化,“一带一路”许多国家的沿线人民也创造出了葫芦文化,而且与我国的有相类之处。
C.我国人民不仅创造了葫芦文化,“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的人民也创造出了葫芦文化,而且与我国的有相类之处。
D.不仅我国人民创造了葫芦文化,“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的人民也创造出了葫芦文化,而且与我国的有相通之处。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多子多孙”的文化寓意上,中国人民与印度人民有共识
B.中国人民对葫芦“多子多孙”的文化寓意与印度人民有共识
C.印度人民对葫芦“多子多孙”的文化寓意与中国人民有共识
D.葫芦“多子多孙”的文化寓意是印度人民与中国人民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