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史学以“事”为研究对象,文学以“人”为描绘中心,各有侧重。历史上所有的“事”都是“人”做的, 。所以,必须把“人”写透彻,才能把“事”说清楚,这是优秀的史学著作所追求的境界。司马迁便把这境界提升为一种自觉的追求。

此前的先秦史著,编年体的《春秋》《左传》,国别体《国语》《国策》,总体上都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所作的记录,都没有注重突出历史事件中的人。到《史记》,我国史著的面貌才和以往的 “本纪”“世家”“列传”皆围绕人为中心,简称为“纪传体”。这体例   非司马迁莫属。

《史记》的贡献( )。《史记》注重人物的性格、禀赋与细节,这是司马迁用笔的着力之点、精彩之处。《商君列传》中,魏相公叔座向魏惠王推荐商鞅为接班人,惠王默然不语,公叔座说:“鞅有奇才;您若不任用他,就该把他杀了,千万不要让他为别国所用!”后来,公叔座又把这话告诉了商鞅,劝他赶快离开,以防不测。商鞅听后莞尔一笑,说:“既然大王没听信您的话来任用我,又怎能听信您的话来杀害我呢?”如此,商鞅的形象便 。这便是《史记》的细节与性格。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本纪”“世家”“列传”皆以人为中心,被称为“纪传体”。
B.“本纪”“世家”“列传”皆以人为中心,称为“纪传体”。
C.“本纪”“世家”“列传”皆围绕人,被称为“纪传体”。
D.“本纪”“世家”“列传”皆围绕人来写,称为“纪传体”。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表现在体例上之后,接着表现在性格细节上
B.不是表现在体例上,而是表现在性格细节上
C.表现在体例、性格和细节上
D.不仅仅表现在体例上,更表现在性格细节上
【小题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毫无二致 迥然相异 开始 入木三分
B.无一例外 千差万别 开始 跃然纸上
C.无一例外 迥然相异 首创 跃然纸上
D.毫无二致 千差万别 首创 入木三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0-17 08:16: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良好的家风能够以_________的方式对家庭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正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十分重视家风,流传着许多有关家风的感人故事。孟子成为一代旷世大儒,离不开孟母“三迁其家”“断机教子”的教育:陶侃一生清白做人、廉洁为官,离不开陶母“截发延宾”的用心。关于家风的典籍 比如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明朝吴麟征的《家诚要言》、清朝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等。这些中国古人留下至理名言和感人故事,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   )。诚然,如今的家庭模式与历史传统已_________。但今天我们所推崇和坚守的家风,也正是那些不因时间流逝而失去现实价值的家风。近年来,家风建设被不同程度忽视,甚至出现了断层。这种家风断层现象的严重后果就是:一些手握公权之人缺失“勤政为民”情操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普通民众对缺失“为人处世”基本操守的做法_______。因此,在社会快速转型时期,我们更要努力抓好家风建设,让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良家风代代相传。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耳濡目染   比比皆是   相去甚远   司空见惯
B.耳濡目染   俯拾即是   大相径庭   司空见惯
C.耳闻目睹   俯拾即是   大相径庭   熟视无睹
D.耳闻目睹   比比皆是   相去甚远   熟视无睹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人留下这些感人故事和至理名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B.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中国古人留下的至理名言和感人故事,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C.中国古人留下的这些感人故事和至理名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D.这些中国古人留下的至理名言和感人故事,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深受影响。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历史启迪我们要正家风,正家风也是现实的召唤
B.正家风是历史的启迪,现实也召唤着正家风
C.历史启迪我们要正家风,这也是现实的召唤
D.正家风是历史的启迪,也是现实的召唤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一百年来,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谈及绘画的色彩时,我们总是________,认为国画的色彩不及西方绘画丰富。这种认知,已成为我们与古人之间横亘着的高山,使我们与中国延绵数千年的人文艺术传统相互隔绝。( )事实上,中华民族是一个对色彩敏锐的民族。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幅青绿山水长卷徐徐展开,________,令世人________。这幅长卷诞生于宋代,流传近千年,叫作《千里江山图》。在用色上,画家王希孟根据材料的特性,先以赭色为衬,后以石青、石绿的天然矿物颜料为主,并在颜料叠绘过程中寻求微妙的变化,画面层次分明,几乎代表着中国青绿山水最高水准。中国画重神韵、轻写实,这使得至今人们一谈起中国画,多数人脑海里反应的是黑白水墨画,而富丽堂皇的壁画、经典雅致的青绿山水很少被想起。如果我们不能从技法和材料的视角领悟古人,就难以理解国画内在的美学意蕴与独特的表达技巧。唯有________,继承我们自身的传统,彰显本民族人文艺术精神的尊严,才能确立中国人文艺术在世界中的位置。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妄自菲薄   精美绝伦    叹为观止    追本溯源
B.自怨自艾   美轮美奂    瞠目结舌    顺藤摸瓜
C.妄自菲薄   精美绝伦    瞠目结舌    追本溯源
D.自怨自艾   美轮美奂    叹为观止    顺藤摸瓜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国画的色彩体系,并非不如西方绘画。
B.西方绘画的色彩体系,果真优于国画吗?
C.西方绘画的色彩体系,并非优于国画。
D.国画的色彩体系,果真不如西方绘画吗?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画重神韵、轻写实,使得至今人们一谈起中国画,黑白水墨画是最先跳入多数人脑海里的,而很少想起富丽堂皇的壁画、经典雅致的青绿山水。
B.中国画重神韵、轻写实,使得至今人们一谈起中国画,多数人脑海里反应的是黑白水墨画,而很少想起富丽堂皇的壁画、经典雅致的青绿山水。
C.由于中国画重神韵、轻写实,使得至今人们一谈起中国画,多数人脑海里反应的是黑白水墨画,而富丽堂皇的壁画、经典雅致的青绿山水很少被想起。
D.中国画重神韵、轻写实,使得至今人们一谈起中国画,很少想起富丽堂皇的壁画、经典雅致的青绿山水,而黑白水墨画是最先跳入多数人脑海里的。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