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该图为我国某区域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读图回答3-5题。
【小题1】影响图示地区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气候因素
【小题2】图中甲、乙两地多年气温平均气温差介于
A.12℃~16℃之间
B.8℃~16℃之间
C.8℃~12℃之间
D.4℃~12℃之间
【小题3】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位于三大自然区中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B.乙区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大盆地
C.该地区城市形成最主要原因是沿河设城
D.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因素是热量条件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3-03-03 04:00: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西澳大利亚州位于澳大利亚西部,面积占澳大利亚总面积的1/3,是澳大利亚最大、最富裕的一个州,经济以农牧业和工矿业为主。
澳大利亚示意图
(1)每当夏日午后,如期而至的海风缓解了珀斯居民的酷热难耐,被昵称为“弗里曼特尔医生”。请解释“弗里曼特尔医生”的成因。
(2)指出西澳大利亚州城市分布特征及其原因。
同类题2
图为海陆某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同纬度XY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昼夜长短
C.正午太阳高度角
D.大气环流
【小题2】MNP三地:()
A.降水差异主要是由于纬度造成的
B.N地此时处于多雨季节
C.N地少雨时,M地昼长夜短
D.P地降水季节差异大
同类题3
【小题1】下图为“海洋与陆地夏季等温线分布理想模式图”,甲、乙位于同一纬度。据图可推断出( )
A.甲地位于北半球陆地
B.乙地位于北半球陆地
C.甲地位于南半球海洋
D.乙地位于南半球海洋
【小题2】影响甲地等温线弯曲的因素可能是( )
A.地形
B.暖流
C.寒流
D.太阳辐射
同类题4
读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图,根据图中所给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甲图中①、③、④表示的辐射名称分别是①
辐射,③
辐射,④
辐射。
(2)大气把
(填数组代码)辐射的绝大部分吸收,又以
(填数字代码)的形式把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3)在晚秋和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甲图中数字
表示的作用弱。
(4)白天多云气温不会太高主要与甲图中有关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填序号)。
(5)乙图①、②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
,据甲图所示原理说明判断理由
.
同类题5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材料二:
(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
(2)利用“温室效应”原理,解释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的原因。
(3)冬季晴天时,在未采用任何取暖设备的条件下,“阳光居室”室内的最高温度可达22 ℃。请
分析“阳光居室”是如何达到这一保温效果的?
(4)开发利用新能源,能够减缓全球变暖。请根据“温室效应”的原理,解释其原因。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