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地球表面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表示____,B表示____,C表示____,D表示____。
(2)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原因是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两中的____过程有关。
(3)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原因是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过程有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12-23 05:37: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山脉最有可能是
A.大分水岭
B.台湾山脉
C.马达加斯加北部山脉
D.乌拉尔山
【小题2】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00米处A侧气温比B侧高,是因A侧纬度低
A.18℃等温线在A.B处分布的差异,主要是森林覆盖率的差异导致的
B.A地受沿岸暖流的影响,等温线分布高度大于B地
C.B侧受暖空气影响强,导致B侧1000米气温与A侧1200米气温相等
同类题2
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可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
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同类题3
黎明和黄昏,若天气晴朗,太阳即将升起或刚刚落到地平线下 0 — 6° 的这段时间,天空依然明亮,蓝色的天空穹顶与西方地平线之间会浮现出金色至红色的光泽,气象学上称之为,曙暮光,是风光摄影师最为钟情的黄金时间段。下图为 “黎明与黄昏时段太阳高度角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对于摄影爱好者而言“曙暮光”意味着瑰丽绚烂而又转瞬即逝的美图题材,需要抓住黎明或黄昏短短的
A.约12 分钟左右
B.约15 分钟左右
C.约24 分钟左右
D.约30 分钟左右
【小题2】黎明和黄昏天空依然明亮主要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有
A.反射作用
B.折射作用
C.吸收作用
D.散射作用
【小题3】与“曙暮光”成因相同的是
A.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现象
B.漠河北极村出现白夜现象
C.曼哈顿街道出现的悬日现象
D.极圈内出现的极昼现象
同类题4
下图为2014年10月6日~12日北京一周天气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本周()
A.为持续高温天气
B.中期有雾霾出现
C.中期有冷锋过境
D.后期雾霾更严重
【小题2】相比晴天,雾霾()
A.白天,增加了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
B.白天,降低了大气逆辐射作用
C.夜晚,增强了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D.全天,日均温和日温差都增加
同类题5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古诗云“高处不胜寒”,其原因是低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①辐射
B.②辐射
C.③辐射
D.⑤辐射
【小题2】我国新疆地区有“早穿皮袄午披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白天①强,夜间③强
B.白天①弱,夜间③弱
C.白天①强,夜间③弱
D.白天①弱,夜间③强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