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①~④的含义____________,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是____,属于短波辐射的是___________。
(2)近地面大气热量的根本是___________,直接是______________。
(3)运用图示反映的原理,说明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4)在寒冷的冬天,农民往往在麦田边燃烧大量的湿草来防御冻害。试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其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12-23 05:10: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城市3月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该地区地表温度
A.数值高低与海拔和植被覆盖呈正相关
B.变化与二环路内人口和工业外迁相关
C.高值区由多中心向单中心发展
D.数值变化会导致局地小气候趋于稳定
【小题2】该城市热岛效应研究借助
A.遥感技术确定观测点位置
B.全球定位系统获取动态监测图像
C.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热岛与地表特征的关系
D.数字地球控制城市热岛面积的发展
同类题2
读我国某省某地理要素等值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等值线表示的地理要素可能为
A.年平均日照时数(单位:h)
B.≥10℃积温(单位:℃)
C.年平均降水量(单位:mm)
D.海拔高度(单位:m)
【小题2】影响该省该地理要素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
C.海陆位置
D.天气
同类题3
某校地理学习小组在一次活动中发现:某地区某日最高气温并没有出现在午后2:00(地方时),而是出现在12:00(地方时)前后。他们猜想:该现象的出现与大气的热力作用有关。请结合大气的热力作用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表示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箭头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箭头①②③④中,可能导致该地最高气温时间提前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4
成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很多成语的产生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成语“蜀犬吠日”源自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蜀犬吠日”的原因是
A.四川盆地云雾多,狗见到太阳,感到奇怪。
B.四川盆地天空多云,云的形状不断变化,狗感到奇怪
C.四川盆地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狗感到温暖
D.四川盆地纬度低,太阳光线刺眼,狗感觉不舒服
【小题2】成语“巴山夜雨”源于唐朝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下图反映“巴山夜雨”现象成因的是
A.
B.
C.
D.
同类题5
读某地某日气温实况图,下列现象及其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1:00-2:00降温幅度最大,原因是地面辐射最弱
B.最低气温出现在6:00,此时开始出现逆温
C.9:00-11:00气温不断上升,原因是大气逆辐射不断增强
D.最高气温出现在14:00,此时大气逆辐射最强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