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其原因是
A.白天、夜间皆为阴天
B.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强
C.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
D.大气的吸收作用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3-05-09 05:05: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的主要原因是
A.①和②较小
B.②和③较小
C.③和④较小
D.③和⑤较小
【小题3】【小题4】与青藏高原小麦穗大粒饱,产量高、质量好有关的是
A.①小②大
B.①大③小
C.③小⑦大
D.④大⑥小
【小题5】【小题6】拉萨郊区农民在冬季给蔬菜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主要目的是
A.削弱反射作用,提高夜间的温度
B.阻止太阳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大气逆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D.削弱地面辐射,减少作物水分蒸腾
同类题2
温室大棚是目前进行蔬菜反季节种植的主要技术手段。菜农们有时会设法增加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温室大棚中CO
2
增加,可提高蔬菜生长速度,原因是( )
A.CO
2
能防止病虫害发生
B.CO
2
的保温作用可提高夜间温度
C.CO
2
可提高土壤的肥力
D.CO
2
是蔬菜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
【小题2】在夏季,菜农有时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其目的是( )
A.增加大气逆辐射,降低棚内温度
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D.增加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同类题3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的顺序是()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②-③-④
D.③-④-②
【小题2】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增强了①的总量
B.增强了③的辐射量
C.减弱了②的辐射量
D.增强了对④的吸收
同类题4
当海面温度比较低,海水与水面的空气层易出现较大温差,水面的气层与空中的气层密度便产生较大差异,接近海面的空气密度大,再往上方,空气密度突然减小,光线透过时就会发生某种作用,导致当地海上岛屿、船只等景物产生变形并脱离海面,形成海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材料所述的“某种作用”是指( )
A.大气对光线的反射作用
B.大气对光线的吸收作用
C.大气对光线的散射作用
D.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小题2】以下四幅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图中,最易形成海滋现象的是( )
A.A
B.B
C.C
D.D
同类题5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归纳图中北半球气温的分布特点。(2分)
(2)简述孟买5月平均气温比7月高的主要原因。(3分)
(3)①地被称为回归荒漠带上的“绿洲”,简述其形成原因。(4分)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