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下降,主要原因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判断题 更新时间:2013-01-31 09:31: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地面反射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辐射量之比。一般而言,草地的反射率为15~25%,深色土壤的反射率为5~15%。近年来,某流域的草地、林地大面积恢复,裸露的深色土壤变为绿地。
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简述该流域地表植被变化对近地面气温的影响。
同类题2
读大气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关系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对流层大气主要直接的热量是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小题2】对地表起保温作用的直接原因是
A.地面吸收太阳辐射
B.大气吸收地面辐射
C.地面吸收大气逆辐射
D.大气反射地面辐射
同类题3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夏季我们到峨眉山避暑是因为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秋季晴朗的夜晚,东北地区的农民在地头焚烧秸秆以防霜冻,其主要原理是增加: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4
大气呈现“上热下冷(图中②,随高度增加气温上升)”时,称之为逆温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小题2】对流层大气出现逆温现象时,近地面空气中污染物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阻挡了近地面空气水平运动
B.抑制了近地面空气对流上升
C.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量增大
D.近地面人类排放污染物增多
同类题5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
(2)用箭头在图上标出环流模式。
(3)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
。
(4)一般情况下,甲、乙两地对应的天气状况分别是:甲地
,乙地
,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
(5)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
地。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