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构建关联图可从整体角度把握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2、图3,回答问题。
【小题1】图2中各箭头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的热力作用。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纬度位置相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①的数值大小有关
B.四川盆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②的数值大小有关
C.四川盆地的年平均气温较高,与③的数值大小有关
D.青藏高原的年太阳总辐射较大,与④的数值大小有关
【小题2】图3为“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各箭头表示方向,①②③④表示各类地质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理岩属于甲类岩石
B.乙、丙类岩石具有层理构造并含有化石
C.断层形成与①有关
D.②③④属于内力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0-05-04 02:19: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为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图。读图,回答9~10题。
【小题1】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A.12月
B.1月
C.2月
D.4月
【小题2】关于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7月到12月气温一直在下降
B.从1月到8月气温先升高后下降
C.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正值,年平均气温会持续上升
D.该地年总辐射差额虽为负值,年平气温却未逐年下降,这与大气环流、大洋环流等因素影响有关
同类题2
读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表示____________,乙表示____________,C表示____________。
(2)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
(3)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
(4)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原因是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
同类题3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小题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B.大气的反射作用——D
C.大气的吸收作用——B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
同类题4
一般情况下,在低层大气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但有时在某些层次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这种现象称为逆温。出现逆温砚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有人说,逆温层是雾霾的帮凶。据此判断下列各题。
【小题1】下图是某地某日(晴天)不同时刻近地面气温随高度变化图。图中无逆温现象的是
A.
B.
C.
D.
【小题2】逆温层成为雾雾霾帮凶的原因是
A.逆温使得工业污染排放量增多
B.逆温层的存在不利于空气的水平运动
C.逆温层的存在不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
D.逆温层的存在使得大气运动形式主要为下沉运动
同类题5
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将树干部分涂成白色,是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确保绿化植物安全越冬。近日,某城市绿化部门对城区的树木进行了统一涂白,行道树树干刷白高度统一控制在离地面1.5米处,视觉上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绿化部门对城区行道树涂白的目的是
①杀菌、防止病菌感染 ②杀虫、防虫,减少下一年病虫害的发生③起到一定美化作用④降低交通噪声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小题2】关于树木涂白的热力作用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射地面辐射,使地面增温,保暖树根
B.反射太阳辐射,减弱昼夜温差,防止树皮开裂
C.吸收地面辐射,储存热量,提早发芽、开花
D.吸收太阳辐射,增强昼夜温差,储存更多养分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