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受热能量的根本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下图表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深秋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 农民在田间地头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A.增强①辐射
B.增强②辐射
C.增强④辐射
D.增强③辐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03-26 01:03: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月夜苦寒”是因为月夜
A.①大
B.②大
C.③小
D.④小
同类题2
下图是“我国某地一天内的气温日变化、地表的长波辐射能量和入射到地面的太阳能量日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图中三条曲线变化可知
A.该地可能位于新疆
B.一天内太阳高度最大时气温最高
C.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热量的直接
D.日出前后是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刻
【小题2】该季节最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A.江苏各地昼长夜短
B.华北地区秋高气爽
C.长江下游伏旱严重
D.江淮地区正值梅雨
同类题3
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_________。图中I的作用是_________。
(2)试比较晴朗的白天与多云的白天的气温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3)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用浓烟笼罩大白菜地,可以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 )
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C.浓烟可阻挡冷空气入侵,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
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同类题4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图和天津附近一个蔬莱大棚的照片。读图回答。
在照片拍摄的季节,天津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推测照片拍摄的时间以及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分别是( )
A.6-7月,增加④以降低白天土壤的温度
B.7-8月,削弱②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C.11-12月,增强③以防止近地面夜间气温过低
D.12-次年1月,减少①以提高大气的温度
同类题5
下图是“白昼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箭头中,代表地面辐射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⑤
【小题2】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对图示箭头的影响,正确的是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④不变
D.⑤加强
【小题3】假设地球没有大气圈,能正确表示白昼地球表面辐射热交换过程的箭头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④和⑤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