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格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多肉植物是指植物营养器官的某一部分,如茎或叶或根,少数种类兼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分,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用以贮藏水分,在外形上__________的一类植物。它们大部分生长在干旱地区,每年有很长的时间__________,仅靠体内贮藏的水分维持生命。有时候人们把这类植物称为沙漠植物或沙生植物,_________。因为多肉植物虽然有许多生长在沙漠地区,但却不是都生长在沙漠,而且沙漠里也还生长着许多不是多肉植物的植物。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9-11-16 04:26: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书院出现于唐朝,这是一个  的事实。至于最早出现于唐朝何时,历代学者清代的袁枚认为,书院的名字从唐玄宗时期开始出现,那时候有了丽正书院、集贤书院。学者邓洪波在《中国书院史》中说,最早使用“书院”这一名字的不是唐玄宗时期的官府书院,而是更早时期的民间书院。

唐朝的书院几乎都是士大夫的私人读书场所。自唐以后,(  )。感谢唐朝,除了书院,还留下了另一种宝贵的东西------唐诗。诗人游走于庙堂与江湖,无意中留下了关于书院的 。尽管很多书院已经   ,但唐诗为它们留下了最文艺的墓志铭。据邓洪波考证,那些触及书院的唐诗中,除了明确地写丽正、集贤两家书院,还有14首写的是其他书院的诗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不容置喙 各行其是 只言片语 销声匿迹
B.不容置疑 莫衷一是 只言片语 烟消云散
C.不容置喙 莫衷一是 三言两语 销声匿迹
D.不容置疑 各行其是 三言两语 烟消云散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书院不断迭代更新,作为一种文化机构从一隅走向公众
B.书院要从一隅走向公众,作为一种文化机构就应不断迭代更新
C.作为一种文化机构,书院要从一隅走向公众,就要不断迭代更新
D.作为一种文化机构,书院不断迭代更新,从一隅走向了公众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那些有关书院的唐诗中,除了明确地写丽正、集贤两家书院,还有写其他书院的14首诗。
B.那些触及书院的唐诗中,除了明确地写丽正、集贤两家书院的诗外,还有14首写的是其他书院的诗。
C.那些涉及书院的唐诗中,除了明确地写丽正、集贤两家书院的之外,还有14首写的是其他书院。
D.那些言及书院的唐诗中,除了明确地写丽正、集贤两家书院之外,还有写其他书院的14首诗。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武夷山,我尝到了制茶大师亲手烹制的保存了50年的若茶;在厦门繁华的街头,______的新鲜事物甚至让我和队伍屡屡走散……(   )。”摄影家露西恩娜·斯皮特里告诉记者,“土楼______,南音婉丽妩媚,提线木偶风趣幽默,南少林武学博大精深……是我第一次去中国,真是如梦境一般的一段人生感悟。

斯皮特里从上千张照片中精挑细选,把拍摄的视频剪辑成短片《福建一览》,惊艳全场。她还_______地以福建茶叶汁水为颜料,将图片作品再次呈现在画布上,展现别样风情。

在斯皮特里看来,以茶叶汁水作画,作品更有中国韵味。“中国的茶文化______,这几幅作品的颜色和刚创作时相比,更浓烈厚重,画作仿佛有了生命力,变得活了起来。”活动现场,她自豪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讲述自己在中国的点点滴滴。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目不暇接  巧夺天工  别出心裁  源远流长
B.见所未见  钟灵毓秀  独树一帜  积厚流光
C.见所未见  巧夺天工  别出心裁  积厚流光
D.目不暇接  钟灵毓秀  独树一帜  源远流长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与文化相比,福建的自然风光则不值一提
B.福建的自然风光丰富多样,文化更是如此
C.福建除了自然风光丰富多样,文化也颇为了得
D.福建是文化大省,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是我第一次去中国,真是如梦境一般的一段人生体验。
B.是我第一次去中国,真是一段如梦境一般的人生感悟。
C.这是我第一次去中国,真是如梦境一般的一段人生感悟。
D.这是我第一次去中国,真是一段如梦境一般的人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