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
A.①
B.②
C.③
D.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多选题 更新时间:2014-09-28 05:47: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青海兴海县2016年12月12日~15日气温变化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该时段气温变化的因素可能有
①地面辐射 ②弱冷空气 ③强冷空气 ④冰雪融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2】导致该地气温日较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①太阳高度角大 ②白天气温高 ③大气稀薄 ④云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同类题2
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a、b、c、d表示某种类型的辐射。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高处不胜寒”表明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A.a辐射
B.b辐射
C.c辐射
D.d辐射
【小题2】农谚“露水起青天”主要原因是晴朗的夜晚()
A.d辐射增强
B.a辐射减少
C.c辐射减弱
D.b辐射减少
同类题3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
。图中B、C两处相比,______处风力较大。
(2)图中两条虚线中,常能形成锋面的是
线,形成的是
(冷、暖)锋,该锋面过境时,当地将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天气。
(3)就气流运动状况而言,图中①称为__________,就气压状况而言,图中②称为____。①、②两处相比,①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下表为近50年来昆明和贵阳各季节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平均值(单位MJ/m2)。研究发现,20世纪60~80年代的30年间,贵阳的日照时数每年平均减少16h。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昆明
1714
1340
1123
1249
贵阳
1047
1307
839
517
【小题1】昆明或贵阳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季节差异及其原因是
A.昆明冬季大于秋季 冬季太阳高度大
B.昆明春季大于夏季 春季晴朗天气多
C.贵阳春季大于夏季 春季白昼时间长
D.贵阳秋季大于冬季 冬季阴雨天气少
【小题2】20世纪60~80年代的30年间,贵阳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太阳高度角减小
B.降水量变率增大
C.大气能见度下降
D.植被覆盖率增加
同类题5
读 “某地连续四天天气状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13日
B.14日
C.15日
D.16日
【小题2】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易出现霜冻的是
A.13日、14日
B.13日、15日
C.14日、16日
D.15日、16日
【小题3】农民为了减轻霜冻对农业的影响,在田间释放烟幕,这是为了
A.增强太阳辐射
B.增强地面辐射
C.增强短波辐射
D.增强大气逆辐射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